半导体激光器调谐原理与激光科学概论

需积分: 50 1 下载量 1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0 收藏 7.23MB PPT 举报
"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电流调谐-第五章-激光器" 这篇资料主要探讨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调谐方法以及相关的光学现象。半导体激光器是一种能够产生激光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涉及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在调谐过程中,温度变化会影响激光器的腔长(L)和折射率(n),而电流的改变则会调整增益。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对激光器输出波长的控制。 首先,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基于量子力学中的粒子数反转。在激光器内部,有一个叫做增益介质的材料,当它的粒子分布处于非平衡状态,即粒子数反转时,光放大就可能发生。泵浦源负责提供能量,使得增益介质的粒子能够跃迁到激发态,从而产生受激辐射。这种受激辐射在光学谐振腔中来回反射,形成正反馈,最终产生激光束。 激光谐振腔是激光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反射镜——M1和M2组成,M2通常部分透射,允许部分激光输出。谐振腔的作用是选择特定的频率或模式,并增强选定模式的光强度。腔模决定了激光的频率特性,腔线宽则是描述激光频率分布的一个参数。 为了稳定激光的频率,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温度控制、外腔调谐等。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调谐是通过改变激光器芯片的温度来调整腔长,从而改变发射的波长。电流调谐则是通过改变注入激光器的电流,改变增益介质的增益,达到调整输出波长的目的。此外,外腔半导体激光器调谐技术允许更精细的频率控制。 激光的模式包括单模和多模,单模激光器只产生一种特定频率的激光,适合需要高精度应用。可调谐激光器则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其发射的波长,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谱分析等领域。 非线性光学混频技术,如倍频和差频产生,是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将入射光的频率转换为新的频率。这通常需要非线性晶体,通过在晶体中传播时不同频率光波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总结来说,本资料详细介绍了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调谐机制以及光的物理特性,对于理解半导体激光器的操作和应用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