鼢鼠土丘植被恢复演替:物种多样性和趋同效应研究

0 下载量 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419KB PDF 举报
"该文研究了鼢鼠土丘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及其演替趋同效应。在亚高寒草甸,鼢鼠的活动造成草地植被破坏,但也催生了土丘植被的恢复过程。研究发现,随着演替时间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Shanon-Wiener指数在初期快速上升后在顶极阶段略有下降。通过相异性指数分析,初期群落间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随时间推移差异减小,表明演替过程趋向于物种组成的一致性。文章强调干扰对于维持生态群落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指出各种动物活动、昆虫筑巢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干扰斑块可以启动局部次生演替,可能产生不同的多样性模式。" 在这篇首发论文中,作者探讨了亚高寒草甸鼢鼠活动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鼢鼠的觅食和掘洞行为虽然对原有草地植被造成破坏,但同时促进了土丘植被的恢复和演替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观察,研究者发现物种多样性在演替期间呈现出以下特点: 1.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丰富度呈现单向增长趋势,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物种开始在土丘上定居和繁衍。 2.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演替初期迅速上升,这表明初期阶段生物多样性快速增长。然而,在群落达到顶极阶段时,这个指数稍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竞争和生态位的填充导致的。 3. 群落物种组成的相异性指数揭示了在演替初期,各个群落间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但随着演替的进行,这种差异逐渐减小,表明演替过程趋于物种组成的趋同,即群落结构变得更加相似。 论文还引用了其他研究,强调了干扰对于维持生态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重要性。即使小规模的干扰也能提供物种更新的机会,例如通过创建新的生境空斑。不同动物的活动,如小型哺乳动物的挖掘和昆虫的筑巢,都可以作为自然干扰源,启动局部的次生演替。演替过程可能会遵循两种模式:一种是多样性在长期演替后达到峰值,另一种是在中期即达到多样性高峰,这取决于物种的生命周期和对干扰的敏感度。 该研究的实验地点位于甘南亚高寒草甸,其研究结果对于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恢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草地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