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_Lμ-Lτ模型中暗物质对b→sμ+μ-异常的贡献
需积分: 0 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577KB PDF 举报
"暗物质的贡献→局部模型中的异常:一种解释b→sμ+μ−异常的局部U(1)Lμ−Lτ模型"
在粒子物理学领域,最近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观测现象,即所谓的“b→sμ+μ−”异常。这个异常是指在B介子衰变过程中,观察到的b夸克转化为s夸克并伴随一对μ子对(μ+和μ−)的频率高于标准模型的预测。这一现象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和Belle实验中被首次注意到,引发了许多理论物理学家的兴趣。
针对这一异常,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引入一个新的局部U(1)规范对称性,称为U(1)Lμ−Lτ。这种对称性专门作用于μ子和τ轻子的左-handed-lepton数,不涉及电子。这种模型的一个关键优点是它可以自然地包含一个暗物质候选粒子,我们将其称为N。
在该模型中,为了实现b→sμ+μ−的转化,我们引入了一个带有SU(2)L双色荷的标量夸克qt。这个新粒子在一对一层次上中介b夸克和s夸克之间的转换。U(1)Lμ−Lτ规范对称性通过一个标量场S自发破缺。所有新引入的粒子都受到这个U(1)Lμ−Lτ规范群的约束。
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可以使得与b→sμ+μ−过程相关的Wilson系数Cμ,NP9约等于-1,这有助于解释观测到的异常。同时,模型还能解释宇宙中暗物质的正确丰度,即ΩDMh2≈0.12,这是大爆炸核合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到的暗物质密度。
然而,设计这样的模型并非易事,它必须同时规避来自电弱精确测试的限制,如 Peskin-Marcus 参数等。此外,模型还需要满足中微子三重产生实验的观测结果,以及避免其他涉及夸克味改变的环形过程,如b→sγ和Bs混合等过程的严格约束。
这篇发表在《Physics Letters B》的文章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理论框架,用以解决b→sμ+μ−异常问题,并提供了一个自洽的暗物质解决方案。这个模型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解,也为未来实验探索新的物理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0-04-29 上传
2020-03-23 上传
2020-03-27 上传
2020-04-06 上传
2020-04-21 上传
2020-03-29 上传
2020-04-18 上传
2020-04-17 上传
2020-05-05 上传
weixin_38739919
- 粉丝: 4
- 资源: 903
最新资源
- 深入浅出:自定义 Grunt 任务的实践指南
- 网络物理突变工具的多点路径规划实现与分析
- multifeed: 实现多作者间的超核心共享与同步技术
- C++商品交易系统实习项目详细要求
- macOS系统Python模块whl包安装教程
- 掌握fullstackJS:构建React框架与快速开发应用
- React-Purify: 实现React组件纯净方法的工具介绍
- deck.js:构建现代HTML演示的JavaScript库
- nunn:现代C++17实现的机器学习库开源项目
- Python安装包 Acquisition-4.12-cp35-cp35m-win_amd64.whl.zip 使用说明
- Amaranthus-tuberculatus基因组分析脚本集
- Ubuntu 12.04下Realtek RTL8821AE驱动的向后移植指南
- 掌握Jest环境下的最新jsdom功能
- CAGI Toolkit:开源Asterisk PBX的AGI应用开发
- MyDropDemo: 体验QGraphicsView的拖放功能
- 远程FPGA平台上的Quartus II17.1 LCD色块闪烁现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