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C语言编译器设计与实现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30 收藏 816KB DOCX 举报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开发一个简单的类C语言编译器,涉及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关键步骤。编译器需支持while、if、for等控制结构,函数声明与调用,全局变量声明,以及结构体定义等功能。" 在编译器设计过程中,各组员有明确的职责划分: 1. 组长王昊天负责结构体、函数数组和复合语句的文法设计,声明语句、函数声明和调用、程序框架的递归下降子程序编写,四元式设计,符号表设计,活动记录设计及实现,处理同名变量的区分以及重定义的识别。 2. 周滋昊负责目标代码指令集合定义,活跃信息生成,以及目标指令生成。 3. 邱建福负责常数处理机、字符常量处理机、字符串常量的处理,以及符号表的底层设计。 4. 廖真负责Bool运算文法的设计,翻译文法设计,常值表达式节省,公共子表达式节省,以及删除无用赋值。 5. 刘荣江则负责If、While、for语句,算数表达式和Bool运算的设计,以及递归下降子程序的编写。 该编译器的实现步骤如下: 1. **词法分析**:输入源代码,通过词法规则生成token序列,识别出关键词、标识符、常量等基本元素。 2. **语法分析**:使用递归下降方法对token序列进行解析,构建抽象语法树(AST),同时在解析过程中加入语义动作,处理变量的作用域、重定义等问题。 3. **语义分析**:进一步检查程序的逻辑正确性,如类型匹配、变量作用域和生命周期等,生成四元式表示中间语言。 4. **优化**:对四元式进行优化,例如使用DAG图进行公共子表达式消除和无用赋值删除,提高目标代码的效率。 5. **目标代码生成**:将优化后的四元式转换为8086/8088汇编语言,以便在对应的处理器上执行。 然而,由于实验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编译器的前端和后端未能完全整合,目前只能分别独立运行各模块。 总结来说,这个课程设计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编译器实现过程,涵盖了编译器设计的关键环节,对于理解和实践编译原理有着重要的价值。虽然最终的集成工作未能完成,但每个成员对各自负责的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为未来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包括:编译原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优化、目标代码生成、前端、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