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故障判别: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

0 下载量 1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收藏 762KB PDF 举报
"基于广域状态信息和模糊C均值聚类的电网故障区域判别"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如何利用广域状态信息进行电网故障区域的精确判别。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有效地处理了线路智能电子装置(IED)收集的保护动作信息、方向元件状态信息和断路器状态信息。 首先,文章强调了传统后备保护在复杂大电网中的局限性,例如定值设置困难、配合复杂以及故障切除范围过大。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新型后备保护策略,以减少这些缺点并提高故障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文献引用中提到了多种故障判别方法,例如利用广域测量系统的实时量测信息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故障元件定位,或者结合PMU提供的实时电流信息进行聚类分析以判断故障区域。尽管这些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它们在信息处理速度、边界定义和冗余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而且对于大规模数据的处理效率不高。 另外,文献还提到采用遗传算法结合本站和相邻变电站的保护动作信息进行故障元件定位,但这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且遗传算法的时间效率无法满足后备保护的快速响应需求。还有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故障诊断算法,依赖于传统保护动作信号,建立了故障诊断模型,但这种方法对于多区域故障和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故障判别仍有待改进。 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的新方法通过定义电网关联IED,利用故障判别算法将故障元件的IED与非故障元件的IED进行聚类,从而区分故障区域。此方法在大量仿真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容错性能、快速的运行速度和高精度的判别结果,即使存在部分信息不准确,也能有效地判断故障区域。 这篇研究聚焦于提升电网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广域状态信息进行智能处理,旨在创建一个更可靠、更快速的故障识别系统。这种方法对于优化电网管理和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网结构和不断增长的信息量时,这种高效、容错的故障判别技术显得尤为关键。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进一步优化聚类算法,增强对多区域故障和不同运行模式的适应性,以及提高算法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