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关系模型与元组关系演算解析

需积分: 50 0 下载量 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1.23MB PPT 举报
"元组关系演算是数据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尤其在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语言中占据核心地位。这个概念通常与关系代数一起,用于描述和执行对数据库的查询。元组关系演算是一种基于逻辑的形式化方法,允许用户以一种声明性的方式表达查询需求,而不是指定如何实现这些查询的步骤。它使用元组变量和谓词来构建查询表达式。 在提供的示例中,我们看到几个关于学生-课程数据库的查询。首先,查询IS系全体学生,这可以通过以下关系演算表达式完成:{t | Student(t)  t(5) = ‘IS’},其中t是Student关系的元组变量,而条件t(5) = ‘IS’表示筛选出第五个属性(通常代表系别)为‘IS’的元组,即IS系的学生。 第二个查询是寻找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表达式为:{t | Student(t)  t(4) <20}。这里,t(4) < 20表示选择第四属性(通常代表年龄)小于20的元组。 第三个查询是提取学生的姓名和所在系,表达式为:{t(2) | (u)( Student(u)  t(1) = u(2)  t(2) = u(5) )}。这个表达式使用存在量词(u),表示存在一个元组u,使得u在Student关系中,且t的第二个分量(姓名)等于u的第二个分量,同时t的第二个分量(系别)等于u的第五个分量。这样就选择了所有学生的姓名和他们所在的系。 关系数据库是由E.F.Codd在1970年代初提出的,他不仅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还引入了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的概念。关系模型是基于集合论的,其中数据被组织成二维表格形式,每个表格称为一个关系。域是构成关系中列的值的集合,笛卡尔积是形成元组的基础,由不同域的所有可能组合组成。元组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单位,而分量是元组中的各个值。 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规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例如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是两种不同的查询语言,它们提供了操作和查询关系数据库的手段。关系代数更偏向于操作的集合观点,而关系演算则更接近于自然语言,更适合非程序员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如SQL,这两种理论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查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