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实现与设计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806KB PPT 举报
"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MCS-51单片机,串行接口,波特率,ASCII码,LCD显示,中断子程序" 在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中,算法设计是关键。首先,我们需要设置串口的工作方式,通常选择方式1,这是通过配置串行控制器SCON(98H)的SM0和SM1位来实现的。SCON寄存器还包括其他位,如SM2用于多机通信模式,REN用于允许接收,TB8和RB8用于9位数据传输,以及TI和RI作为发送和接收中断标志。 波特率的设定是通过选择定时器1或定时器2作为波特率发生器。定时器的预设值会决定数据传输的速度。例如,如果定时器溢出后产生一个时钟脉冲,那么根据所选的波特率,串行口将发送或接收一个比特。 在教学目标中,重点是理解和掌握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结构和使用,包括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机制,以及通信的格式规定。例如,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通过两个独立的缓冲器SBUF进行数据传输,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数据,接收缓冲器则只能读取。 在项目实践中,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AT89S52单片机、LCD显示模块和串行口通信模块。软件部分则包含主程序和中断子程序,如串口接收发送数据中断子程序,用于处理串行通信中的数据交互。LCD显示子程序则负责将接收到的ASCII码在LCD1602上显示。 系统工作时,当数据从单片机的发送缓冲器SBUF写入,硬件会自动添加起始位、数据位、奇偶位(如果启用)、停止位等控制位,形成完整的串行数据包,然后通过串行口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数据会在检测到起始位后被读入接收缓冲器,去除控制位后,解码为ASCII码,再进行相应的处理或显示。 通过这样的设计,单片机能够与PC机进行双向通信,验证数据的正确传输。这种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中,使得单片机可以接收和响应来自外部世界的指令,实现更复杂的控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