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曲线拟合:高效光条纹中心亚像素提取技术

PDF格式 | 6.5MB | 更新于2024-08-27 | 116 浏览量 | 11 下载量 举报
2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频曲线拟合的亚像素级线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方法,旨在提高光条纹中心定位的精度和效率。这种方法首先通过二次阈值法对光条纹图像进行自动分割,以识别出光条区域。接着,利用灰度重心法确定光条纹中心的初步位置,这一步骤有助于快速锁定条纹的大致中心。然后,通过对初始位置进行移动直线拟合,可以得到光条曲线的局部法线信息,这一过程有助于进一步精确定位条纹中心。 在获取了局部法线后,文章的关键创新点在于在法线方向上进行双频曲线拟合。双频曲线拟合技术能够有效地滤除图像中的高频噪声,这对于提升条纹中心提取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光条纹中心的亚像素坐标,这种亚像素级别的精度对于提高整体测量的精确性具有重大意义。 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的Steger方法相比,该双频曲线拟合方法在提取的条纹中心均方根误差方面显著降低,小于0.1像素,同时处理速度提高了约26倍。这意味着新方法不仅在精度上有所提升,而且在实时性和处理速度上也具有明显优势。由于这些特性,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材质表面的光条纹中心提取,特别是在工业应用中的激光条纹测量中,为高精度的三维重建和形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机器视觉、条纹中心提取、双频曲线拟合、线结构光。本文的研究对机器视觉领域的条纹分析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TP391.4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788/LOP57.141502

相关推荐

filetype
内容概要:该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行波理论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会产生向两侧传播的电流和电压行波。通过相模变换对三相电流行波解耦,利用解耦后独立模量间的关系确定故障类型和相别,再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标定行波波头,从而计算故障点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故障类型和相别,并对故障点定位具有高精度。研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为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三相电流信号生成、相模变换(Clarke变换)、小波变换波头检测、故障诊断主流程以及结果可视化等步骤,并通过多个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专业人士,特别是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②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相别及故障点位置;③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减少停电时间和损失。 其他说明:该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还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行波理论的核心公式、三相线路行波解耦、行波测距实现等关键技术点,并针对工程应用给出了注意事项,如波速校准、采样率要求、噪声处理等。这使得该方法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