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交叉CNN与GrabCut结合的显著性检测算法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1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1.21M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研究了一种新的显著性检测算法,该算法结合了深度交叉卷积神经网络(DCCNN)和免交互GrabCut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显著性检测算法在特征学习、边界清晰度和鲁棒性方面的不足。通过构建DCCNN模型,借鉴人眼视觉原理,减少了神经元和参数的数量,提高了训练效率。接下来,通过超像素聚类和Beltrami滤波强化图像特征,利用DCCNN进行学习并融合特征,初步确定显著性区域。最后,借助GrabCut算法,通过自适应二值化和形态学操作,实现了显著性区域的精确分割,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和算法的普适性。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这篇论文深入探讨了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显著性检测问题,这是一种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至关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识别和突出图像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传统方法往往存在特征学习不足,导致对复杂场景的处理能力有限。论文提出的深度交叉卷积神经网络(DCCNN)模型是对此的一种改进。DCCNN模型设计灵感来源于人眼视觉系统,通过减小神经元和参数规模,使得模型更易于训练且能捕获更丰富的特征。 超像素聚类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分割技术,它将图像分割成多个连通区域,每个区域内部像素相似性较高。论文中,超像素被用来获取图像区域特征,进一步提取图像的边界信息。Beltrami滤波器则用于突出边界特征,增强图像的边缘,这对于识别和定位显著性区域的边界至关重要。 在特征学习和融合阶段,DCCNN模型在条件随机场(CRF)框架下工作,这有助于整合不同层次的特征,形成更准确的显著性预测。CRF允许模型考虑像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提高检测的连贯性。 经过DCCNN的粗略检测后,GrabCut算法被用作后续精细化处理的工具。GrabCut是一种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但在本文中采用了免交互的方式,即利用DCCNN的初步结果作为输入,避免了人工干预。通过自适应二值化和形态学操作,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精炼边界,最终得到精确的显著性区域。 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显著性检测的精度、鲁棒性和普适性上都表现出色,这表明它有潜力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如图像分析、视频理解、人机交互等。这篇论文提出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结合深度学习和经典图像处理技术,提升了显著性检测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