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漏洞剖析:权限提升与TCP/IP堆栈安全风险

0 下载量 1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38KB DOC 举报
Linux内核漏洞浅析 Linux作为一款高度稳定且自由开源的操作系统,因其出色的性能和安全性备受青睐。然而,尽管其拥有精简的内核设计、高稳定性、良好的可扩展性以及低硬件要求等优点,但正如任何其他系统一样,Linux并非完美无缺,其内核中仍存在潜在的漏洞。这些漏洞可能成为恶意攻击者的目标,导致拒绝服务攻击(Denial-of-Service, DoS)或其他安全威胁。 拒绝服务攻击主要通过滥用系统资源或利用系统漏洞,让目标服务器无法正常提供服务,而非获取系统权限。在Linux环境中,攻击者无需登录就能实施这类攻击,因为许多攻击是基于系统本身的漏洞,如TCP/IP堆栈漏洞,这种漏洞使得IP地址欺骗变得易如反掌。对于依赖于Linux作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如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这些漏洞尤为致命,因为它们可能会被黑客利用,导致整个系统的防护失效。 权限提升类漏洞是Linux内核安全的一个关键关注点。攻击者可以通过利用程序逻辑错误或缓冲区溢出漏洞,轻易在本地获得管理员权限(root)。远程情况下,他们可能利用有缺陷的守护进程或服务进程漏洞,即使以普通用户权限也能进行非法远程登录。尽管许多服务器采取了关闭非必要的服务和进程以增强安全性,但只要服务器仍在运行任何服务,就存在被攻击的风险。 例如,2003年9月发现的do_brk()边界检查不充分漏洞,这一漏洞存在于Linux内核2.6.0-test6版本中。这个漏洞表明,系统对内存管理的控制不足,可能导致攻击者利用此漏洞扩大程序的访问权限,进一步破坏系统稳定。 深入探讨Linux系统安全时,除了常规的配置和特性分析外,理解这些漏洞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保护Linux系统,维护者需及时更新补丁,修补已知漏洞,并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和网络安全策略。同时,持续的安全审计和监测也是防止攻击者利用漏洞的重要手段。Linux内核的安全性并非绝对,而是需要不断改进和管理的动态过程。
2019-04-18 上传
一. 账号口令 1.1 检查设备密码复杂度策略(高危) 1.2 检查口令最小长度(高危) 1.3 检查是否设置口令更改最小间隔天数(高危) 1.4 检查是否设置口令生存周期(高危) 1.5 检查是否设置口令过期前警告天数(高危) 1.6 检查是否存在空口令账号(高危) 1.7 检查是否设置除root之外UID为0的用户(中危) 二. 认证授权 2.1 检查用户目录缺省访问权限设置(高危) 2.2 检查用户umask设置(中危) 2.3 检查重要文件属性设置(中危) 2.4 检查重要目录或文件权限设置(中危) 2.5 检查是否设置ssh登录前警告Banner(低危) 三. 日志审计 3.1 检查是否对登录进行日志记录(高危) 3.2 检查是否启用cron行为日志功能(低危) 3.3 检查是否配置su命令使用情况记录(低危) 3.4 检查日志文件是否非全局可写(低危) 3.5 检查安全事件日志配置(低危) 3.6 检查是否记录用户对设备的操作(低危) 3.7 检查是否配置远程日志功能(低危) 四. 协议安全 4.1 检查是否禁止root用户远程登录(高危) 4.2 检查是否禁止匿名用户登录FTP(高危) 4.3 检查使用IP协议远程维护的设备是否配置SSH协议,禁用telnet协议(高危) 4.4 检查是否修改snmp默认团体字(中危) 4.5 检查系统openssh安全配置(中危) 4.6 检查是否禁止root用户登录FTP(中危) 五. 其他安全 5.1 检查是否使用PAM认证模块禁止wheel组之外的用户su为root(高危) 5.2 检查是否设置命令行界面超时退出(高危) 5.3 检查是否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高危) 5.4 检查是否关闭系统信任机制(高危) 5.5 检查是否删除了潜在危险文件(高危) 5.6 检查系统core dump设置(中危) 5.7 检查root用户的path环境变量(中危) 5.8 检查系统是否禁用ctrl+alt+del组合键(中危) 5.9 检查密码重复使用次数限制(中危) 5.10 检查是否配置用户所需最小权限(中危) 5.11 检查系统内核参数配置(中危) 5.12 检查FTP用户上传的文件所具有的权限(低危) 5.13 检查/usr/bin/目录下可执行文件的拥有者属性(低危) 5.14 检查是否按用户分配账号(低危) 5.15 检查历史命令设置(低危) 5.16 检查系统磁盘分区使用率(低危) 5.17 检查日志文件权限设置(低危) 5.18 检查是否设置系统引导管理器密码(低危) 5.19 检查是否限制FTP用户登录后能访问的目录(低危) 5.20 检查是否设置ssh成功登录后Banner(低危) 5.21 检查是否使用NTP(网络时间协议)保持时间同步(低危) 5.22 检查是否关闭IP伪装和绑定多IP功能(低危) 5.23 检查是否限制远程登录IP范围(低危) 5.24 检查NFS(网络文件系统)服务配置(低危) 5.25 检查拥有suid和sgid权限的文件(低危) 5.26 检查是否配置定时自动屏幕锁定(适用于具备图形界面的设备)(低危) 5.27 检查是否安装chkrootkit进行系统监测(低危) 5.28 检查是否对系统账号进行登录限制(低危) 5.29 检查是否禁用不必要的系统服务(低危) 5.30 检查别名文件/etc/aliase(或/etc/mail/aliases)配置(低危) 5.31 检查账户认证失败次数限制(低危) 5.32 检查telnet Banner 设置(低危) 5.33 检查FTP Banner设置(低危) 5.34 检查是否关闭数据包转发功能(适用于不做路由功能的系统)(低危) 5.35 检查是否安装OS补丁(低危) 5.36 检查是否按组进行账号管理(低危) 5.37 检查是否删除与设备运行、维护等工作无关的账号(低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