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代码质量:定义与实践中的挑战

0 下载量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142KB PDF 举报
在"关于烂代码的那些事(中)"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如何在IT行业中高效和客观地评价代码质量,特别是针对新手程序员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提到了上一篇作品的反响,指出初入职场者对代码质量的理解可能存在困惑,他们渴望明确的好代码标准。 文章的核心议题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定义好代码**: - 作者意识到用精准的定义来区分优秀、良好和不良代码并不容易,因为"优雅的代码"这类描述往往缺乏具体操作性。例如,C++之父Bjarne Stroustrup的观点强调逻辑清晰、少依赖、易维护、错误处理明确、避免过度优化和代码整洁。《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作者Grady Booch提出代码简洁、直白,读起来像散文,能体现设计者意图。Michael Feathers则强调整洁、无需改进以及考虑周全的细节。 2. **理解困难**: - 对于新手来说,理解和评估"简单直接的代码"或"没有明显需要改善的地方"并不直观。这使得他们在判断代码质量时感到迷茫,经常出现个人标准与他人看法冲突的情况。 3. **主观评价与客观标准**: - 作者认识到代码质量的评价并非纯粹客观,它更像文学作品的评价一样,依赖于读者的主观感受。这意味着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段代码有不同的看法,这在codereview过程中尤为明显。 4. **寻找共识**: - 经过多次代码审查,作者倾向于认为,尽管很难找到绝对的评价标准,但一张总结了多个角度的图可能更能帮助各方达成共识,即代码质量应包括可读性、可维护性、性能和设计一致性等方面。 这篇文章旨在帮助开发者建立对好代码的基本认知,并提供一种方法论来解决在代码评价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以便提升团队的整体代码质量。通过讨论和实践经验,作者试图引导读者理解,尽管追求高质量代码的过程可能充满挑战,但通过明确的标准和持续的学习,可以逐步提高代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