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从《翻译研究》到《文化构建》的转变
1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634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英国翻译学者苏珊·巴斯内特在戏剧翻译理论中的“可表演性”原则,并分析了她在不同时期对该原则的理解变化,以及这一变化背后的文化转向。
在戏剧翻译领域,苏珊·巴斯内特的理论具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其1980年的著作《翻译研究》中提出的“可表演性”原则。这个原则强调戏剧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的语言,还要考虑到剧本在实际舞台演出时的可能性,包括演员的表演、舞台设计、导演的解读等因素。这一原则将翻译的焦点从文字层面扩展到了表演艺术的整体体验,使得戏剧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
然而,在1998年的《文化构建》中,巴斯内特放弃了“可表演性”这一术语,这标志着她在戏剧翻译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一转变反映出她对翻译理论更深层次的文化考量,即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而且是文化意义的重构。在文化转向的视角下,她可能认为“可表演性”过于强调技术层面的适应性,而忽视了文化语境和观众接受度的影响。
文章通过对巴斯内特不同阶段的论述进行梳理,揭示了她从重视技术性适应到关注文化差异的演变过程。这一分析有助于澄清国内学术界对“可表演性”概念的一些误解,提醒学者们在研究翻译时不应仅停留在表面的可操作性,而应深入理解文化背景对翻译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的解析如下:
- 可表演性:指的是戏剧翻译中要考虑剧本在舞台上实际演出的可行性和效果,包括演员、导演、舞台设计等多个方面。
- 戏剧翻译:涉及将一种语言的戏剧剧本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同时保持其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过程。
- 文化转向:指苏珊·巴斯内特从关注技术性适应转向重视文化语境和观众理解的理论转向。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戏剧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文化、艺术和社会因素的复杂过程。而苏珊·巴斯内特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和实践这一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思考角度。
2021-07-15 上传
2021-08-18 上传
2021-08-26 上传
2021-09-11 上传
2021-08-18 上传
2020-11-23 上传
2024-04-11 上传
2021-08-31 上传
2021-10-07 上传
weixin_38716423
- 粉丝: 4
- 资源: 928
最新资源
- 计算机图形学大作业 打地鼠 ege c++
- LGTM-Shaders:GLSLSandbox的着色器
- 自制柱形图表(Chart)效果
- pyotgw:通过串行或网络连接与OpenTherm Gateway交互的库
- “数智教育”数据可视化创新大赛.zip
- leetcode分类-leetcode:leetcode
- polarClust:用于将常规树状图转换为圆形树状图的工具
- anchors:防锈自调整计算
- rail:2D深奥语言的口译编译器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rar
- canvas 绘制的 vue 表格组件,解决上万行+多列数据渲染问题,集成大部分表格功能.zip
- leetcode分类-LeetCode:我自己的leetcode.com代码
- hyperspace-rs:用Rust编写的Hypercore存储和复制守护程序
- FreeBody:下肢的肌肉骨骼模型
- Dylan-Liew.github.io:我的数字档案袋
- morevalue-app:MoreValue App网站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