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驱动开发:编写高效用例实战指南

需积分: 9 15 下载量 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760KB PPT 举报
"《编写有效用例》读书笔记与培训文档,主要讲解如何撰写高质量的用例文档,涉及UML用例的理论与实践" 在软件工程领域,用例(Use Case)是一种描述系统功能和行为的重要工具,它用于定义系统与用户或其他系统之间的交互。本文档基于《编写有效用例》一书,由李华明撰写,深入探讨了用例的历史、定义以及编写有效用例的方法。 用例简史: 用例的概念由Ivar Jacobson在1986年提出,最初用于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开发。随着他在1992年的著作中进一步阐述用例驱动的软件工程方法,用例在业界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成为Rational统一过程(RUP)和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关键组成部分。Alistair Cockburn则对用例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强调结构化文本用例,其著作《Writing Effective Use Cases》是指导实践者编写高质量用例的重要参考。 用例定义: 用例是一个系统中执行的动作序列,这些动作对特定执行者产生可见的结果。它代表了系统涉众和系统之间的行为契约,包含了目标、行为序列、情节、可观测性以及价值。用例不仅定义了系统做什么,还涵盖了系统如何与外界交互。 如何编写有效用例: 编写有效用例需关注以下几点: 1. 确定范围:明确系统的功能范围和设计范围,定义系统边界,区分不同级别的用例(如企业业务用例、系统需求用例和子系统功能用例)。 2. 找到Actor:Actor是指与系统交互的实体,可以是人、其他系统或外部进程。识别关键的参与者有助于明确用例的目的。 3. 识别和划分用例层次:根据用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将其分层,有助于管理和理解。 4. 编写一般用例:描述基本的、独立的用户场景,避免过于复杂或包含多个动作的用例。 5. CRUD和参数化用例:针对创建(Create)、读取(Read)、更新(Update)和删除(Delete)操作编写用例,并考虑如何处理各种参数组合。 6. 包含和扩展用例: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共同的行为,用扩展关系来描述在某些条件下额外的行为。 7. 注意点:用例应简洁明了,避免模糊不清或重复,同时应关注用例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用例归档: 完成用例编写后,重要的是将其整理归档,便于团队成员查阅和更新,确保项目的所有参与者都对系统的需求有清晰一致的理解。 通过理解用例的起源、定义和编写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用例来驱动软件开发,确保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系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