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秒闪烁灯:单片机延时与LED控制实战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3 收藏 2.01MB PDF 举报
本资源提供了一个单片机实例教程,主要围绕闪烁灯的实现,包括理论知识、电路设计、编程技术和实践操作。以下是详细内容: 1. 实验任务:目标是在P1.0端口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L1实现持续的闪烁,每0.2秒亮灭一次。这个任务涉及硬件连接,将单片机的P1.0端口与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的L1相连。 2. 电路原理与硬件连线:电路中使用了12MHz的石英晶体,1个机器周期为1微秒。为了实现0.2秒的延时,设计了一个基于定时器的延时程序,通过改变寄存器R6和R7的值来调整延时时间。例如,R5=20时延时为0.2秒,R5=10时延时为0.1秒。 3. 延时程序设计:设计的关键在于理解单片机的机器周期以及如何利用循环指令(DJNZ)来实现定时。通过设置R6和R7的值,控制循环次数,从而实现所需延时。延迟子程序DELAY中,首先加载R5为20,然后进入循环,当R7减至0时跳出循环。 4. 输出控制:通过SETBP1.0和CLRP1.0指令控制P1.0端口的电平,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L1的亮灭状态。当P1.0为高电平时,L1熄灭;为低电平时,L1点亮。 5. 程序框图:展示了整个流程,包括启动程序、延时、控制输出和回到启动状态的逻辑结构。 6. 汇编源程序: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包括延时子程序DELAY的汇编指令,以及主程序START的流程,先清零P1.0,调用延时子程序,再切换P1.0电平,然后再次调用延时子程序,如此往复。 7. C语言源程序:虽然提供的资源中没有C语言源程序,但C语言同样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通过控制位变量来管理P1.0的电平,利用循环结构来模拟延时,并调用函数或宏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开关。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个单片机实例,读者可以加深对单片机基础概念的理解,掌握延时程序设计技巧,以及如何运用编程语言来控制硬件设备。同时,实际操作中的电路连接和程序编写对于提高实际应用能力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