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动力学模型分析:全球稳定性与阈值研究
下载需积分: 50 | PDF格式 | 749KB |
更新于2024-08-11
| 17 浏览量 | 举报
"该文章是2013年发表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的一篇自然科学论文,由查淑玲和李兵方合作完成,研究主题是一类病毒动力学模型的全局稳定性分析。文章探讨了在病毒能够影响未感染细胞生成的假设下,被感染细胞经历潜伏和活性两个阶段的动态模型,以及病毒是否存在和平衡点稳定性的数学理论。"
在病毒动力学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通常关注未感染细胞、被感染细胞和病毒的数量变化。当一个未感染的细胞被病毒感染后,它会逐渐死亡并释放出新的病毒。考虑到部分被感染细胞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病毒,文章将被感染细胞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两类。潜伏期的细胞不产生病毒,而活跃期的细胞则可以直接生成病毒。
查淑玲和李兵方基于先前文献的工作,特别是参考了Li等人的几何方法,对病毒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深化研究。他们分析了一个包含三个变量的模型:未被感染细胞x,潜伏期被感染细胞y,和活跃期被感染细胞z,以及病毒浓度v。模型的动态方程如下:
x' = \frac{\mu A}{1 + v} - \mu x - xv
y' = pxv - (\mu + \epsilon)y
z' = (1 - p)xv + \epsilon y - \sigma z
其中,μ表示未感染细胞的自然增长率,A代表新生未感染细胞的初始量,p是活跃期细胞产生病毒的比例,ε是潜伏期细胞转变为活跃期细胞的速率,σ是病毒被清除的速率。
文章的重点在于确定病毒存在与否的阈值,即基本再生数R_0,这是一个关键的生物学指标,它决定了病毒能否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如果R_0小于1,病毒将最终灭绝;如果R_0大于1,则病毒可能会持续存在。作者运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当R_0小于1时,系统会趋向于病毒灭绝的平衡点,并且这个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同时,他们利用自治系统收敛定理,展示了当R_0大于1时,存在一个病毒稳定的平衡点,整个系统会向这个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地演化。
该研究对于理解病毒传播机制,预测病毒性疾病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学建模和理论分析,为实际的病毒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关推荐
2021-04-29 上传
101 浏览量
1736 浏览量
4561 浏览量
2240 浏览量
1658 浏览量
1754 浏览量
1103 浏览量
1352 浏览量

weixin_38523618
- 粉丝: 8

最新资源
- 简易数字频率计毕业设计论文完整解析
- 斐讯K2改华硕固件升级:支持5G 2G的7620 Padavan方案
- 打造简易Haskell URL短缩服务教程
- Flash AS3+PHP实现的免费留言板教程
- 快速将BAT文件编译成EXE的工具介绍
- 易助展BOM新版发布,优化用户体验
- VMware ESXI虚拟机万兆网卡vmxnet3驱动安装教程
- HotKey Utility v2.5:自定义快捷键实现便捷功能控制
- C#基础教程:实现简单的窗体显示
- 《bounce-beatz》:Lua打造复古风格乒乓球游戏
- D560G工业级GPRS+GPS DTU——智能物联网全领域应用
- 国内开发的图片EXIF查看器标准库介绍
- 3D设计素材:优质木质双人床模型
- Asp.net版OA办公系统源码与数据库详细介绍
- 修复Qt源代码获取系统默认图标Bug的解决方案
- 掌握indy10聊天功能的Delphi编程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