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minicom配置与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详解

需积分: 17 6 下载量 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889KB PDF 举报
本资源主要介绍的是《光学系统设计 2nd.ed》一书中关于Linux环境下嵌入式系统开发,特别是使用minicom进行串口通信的相关章节。在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中,minicom是一个关键的工具,用于进行串口调试和数据传输,尤其是在没有图形界面的环境下。章节内容详细介绍了minicom的启动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命令行配置其参数,强调了区分开发板上的串口1和串口2的重要性。 首先,minicom作为Linux下的串口通信软件,尽管不如超级终端那样直观,但其高效性和便利性是其优点。用户需要通过键盘输入进行操作,比如启动时的初始化配置,以及通过“minicom -s”命令进行高级配置。在minicom中,用户可能会遇到特定的快捷键组合,如“CTRL-A Z”,这表示按住两个键后松开再按下其他键。 在配置过程中,minicom的O选项(Configure minicom)允许用户设置串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方式等,这些设置对于确保数据正确传输至关重要。此外,教程还提到了minicom与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的对比,虽然超级终端更易于使用,但在嵌入式开发环境中,minicom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可能更为适用。 本章节涵盖了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的全面指南,包括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这是嵌入式开发的基础,因为开发者需要为特定的嵌入式硬件选择合适的交叉编译器,这可能涉及到binutils、gcc和glibc等多款软件的安装。binutils提供了基础的编译工具,gcc则用于生成交叉编译器,而glibc则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库支持。然而,这个过程需要针对特定的硬件平台和内核版本进行调整,以确保生成的代码能在目标设备上正确运行。 章节内容还覆盖了其他关键技能的培养,如配置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和NFS(Network File System)服务,用于文件传输和共享,以及编译Linux内核和搭建根文件系统。此外,理解Bootloader的工作原理和U-Boot的代码结构及其移植过程,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初始化和引导也至关重要。 本资源深入浅出地指导读者在嵌入式Linux环境中进行有效的通信调试和软件开发,通过实际操作练习,使读者能够熟练掌握minicom的使用,从而提升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