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编程实现及算法解析

需积分: 9 6 下载量 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118KB DOC 举报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编程是摄影测量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用于确定单幅影像在拍摄时刻的外方位元素。这项技术涉及到从影像中已知的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和像点坐标来解算相机的位置和姿态参数。具体包括Xs、Ys、Zs(相机在空间的位置),以及φ、ω、κ(相机的旋转角度)。 实施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步骤如下: 1. 定义与算法: - 定义:空间后方交会基于单幅影像,通过控制点的地面坐标和像坐标,运用共线条件方程求解相机的外方位元素。 - 算法:通常使用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因为控制点会提供超过必要数量的方程,例如,4个控制点对应12个观测方程,但只需解6个未知数。 2. 实习目的: - 掌握空间后方交会的算法及其实现。 - 了解摄影测量平差的基础步骤。 3. 实施步骤: - 获取数据:包括影像比例尺、航高、内方位元素(x0,y0,f)和控制点的空间坐标。 - 像点坐标量测及改正: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并进行系统误差校正。 - 初始值设定:如Xs0和Ys0为控制点的平均位置,Zs0为航高,φ、ω、κ初值通常设为0。 - 计算旋转矩阵R:利用角元素的近似值计算方向余弦。 - 计算像点坐标近似值:基于未知数的近似值应用共线条件式。 - 构建误差方程:计算误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 - 解法方程:求解外方位元素的改正数,结合近似值获得新的估计。 - 检查收敛性:对比改正数与限差,若满足要求则结束,否则重复计算直至收敛。 4. 程序设计: - 在实现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结构体(如typedefstructdata)来存储控制点的相关信息,包括点编号、像坐标和地面坐标。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编程是一个涉及数学优化、几何和计算机编程的复杂过程,主要用于精确重建摄影时的相机位置和姿态,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影像处理和三维建模等领域。通过掌握这一技术,可以提高影像匹配和地理空间数据提取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