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技术详解:旁瓣回波与探测原理

需积分: 17 31 下载量 1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7.11MB PPT 举报
"旁瓣回波是雷达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雷达发射的脉冲能量在波束主瓣之外的两侧辐射出去形成的副瓣。旁瓣电平通常在+/-10°内为-23dB,+/-10°外为-30dB。当目标位于旁瓣和主瓣的探测范围内时,旁瓣回波会在真回波的两侧显示,造成干扰。虽然通常只能在近距离和强目标中观察到旁瓣回波,但通过精细调整雷达的增益和A/C SEA控制,可以有效地减轻其影响。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和测距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和目标探测等领域。 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发射电磁波,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并通过分析这些回波来获取目标的信息,如位置、速度和特征。雷达的目标涵盖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从地形地貌到飞行器、导弹,甚至包括云雨和天体。雷达的观测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信号功率、频率、信号形式和处理方式,以及设备性能、气象条件、杂波和目标特性等。 雷达观测图像通常显示在显示器上,例如ATLAS和SPEERY船用雷达图像,这些图像可以叠加电子海图以提供更准确的定位信息。雷达的优点在于其远距离、高精度和灵活性,这使得它在历史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应用,帮助英国建立了预警系统,对抗德国的空袭。 雷达技术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从海因里奇·赫兹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开始,经过马可尼的初步尝试,到20世纪初克里斯琴·赫尔斯迈耶的船用雷达专利,再到罗伯特·沃森·瓦特在1937年设计出实用的雷达系统。随着战争的需求和技术的进步,雷达技术不断演进,也催生了电子对抗领域的发展,以应对敌方的雷达干扰和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