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石墨氧化研究:结构变化与影响因素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990KB PDF 举报
"煤系石墨氧化过程中结构变化研究" 这篇研究文章主要探讨了煤系石墨在氧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别关注了不同石墨化程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采用了湖南新化和郴州两地具有不同石墨化程度的煤系隐晶质石墨作为原料,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来制备氧化石墨。Hummers法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它通常涉及到高锰酸钾和硫酸的混合物,能够将石墨氧化成氧化石墨。 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多种分析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石墨原料和氧化产物进行了深入的表征。XRD用于确定材料的晶体结构,SEM可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而FT-IR则能识别材料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氧化处理后,不论是高石墨化程度还是低石墨化程度的石墨,其结构层上都引入了羟基(C-OH)、环氧基(C-O-C)、羧基(COOH)和羰基(C=O)等含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的引入表明了氧化过程的发生,并且可能影响石墨的电化学性能和应用特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低石墨化程度的石墨比高石墨化程度的石墨更容易被氧化,这可能是因为低石墨化度的石墨中C-C键的数量较多,化学活性更强。同时,低石墨化度石墨的粒径较小,这意味着它们与氧化剂(如高锰酸钾)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导致更高效的氧化反应。 随着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两种石墨的结构无序程度均会增加。然而,在相同用量的高锰酸钾条件下,低石墨化度的石墨产物的结构无序程度更高。这表明高锰酸钾用量和石墨化程度共同影响了氧化石墨的结构。 此外,研究还发现,高石墨化程度的石墨在氧化后形成的最大层间距大于低石墨化度石墨。这一差异可能影响到石墨的电荷传输性能和层间相互作用,对石墨的应用如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有着重要影响。 这项研究揭示了石墨氧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为优化石墨氧化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理解石墨材料的改性以及开发新的功能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控制石墨化程度和氧化条件,可以定制具有特定性能的氧化石墨产品,满足不同工业应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