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Server2000:构建现实世界的信息模型与数据模型

下载需积分: 43 | PPT格式 | 1.14MB | 更新于2024-07-24 | 40 浏览量 | 15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数据模型和概念模型是信息技术领域中两个关键的概念,它们在数据库设计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组织数据以供计算机理解和处理时,我们通常会经历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数据世界这三个阶段。 首先,现实世界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例如,现实世界中有学生、课程、系别等实体,这些实体之间存在着诸如选课、属于等联系。这些实体及其特性(如学生的名字、学号、性别等)构成了信息世界的基石。 信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理解,它通过不同的模型来描述。概念模型是其中的一种,它侧重于静态描述实体及其关系。常见的概念模型工具包括E-R图(实体-关系图),它使用实体、属性和联系来表达现实世界的关系,如学生实体与课程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对象模型则是另一种抽象方式,用于描述软件系统中的对象及其交互。 过程模型关注的是如何处理信息,它通过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来描述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步骤。状态模型则关注对象或系统的动态行为,通常以状态图的形式呈现。 接着,数据世界,即计算机世界或机器世界,是指能够被计算机处理的、能够精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数据结构。在这个阶段,实体集(如学生、课程的集合)被转化为记录,每个实体的特征(属性)被转换为数据项,实体间的联系成为数据间的联系。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从概念模型出发,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包括了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再进一步映射到SQLServer2000这样的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涉及到实体型的定义,如创建学生表(包含学号、姓名等字段),以及数据文件的组织和存储。 最后,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但又有所区别。概念模型强调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理解,而数据模型则是实现这个抽象的具体形式,两者在数据库设计的不同阶段起到指导和实现的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两个模型,对于有效管理和组织数据至关重要,尤其是在SQLServer2000这样的数据库系统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