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板栗淀粉特性研究:糊化温度与淀粉含量分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7 收藏 2.4MB PDF 举报
该文档是一篇关于安徽板栗淀粉糊化温度测定的学术论文,作者通过对大红袍和蜜蜂球两种板栗品种的淀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淀粉的成分、颗粒形态、晶体特性、热力学特性和加工特性,旨在为板栗的深加工和淀粉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在论文中,作者使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仪、电位滴定仪、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式扫描量热仪、乌氏黏度法及数字粘度计等,以获取详尽的数据。通过碘比色法和碘电位滴定法,研究发现碘电位滴定法在测定直链淀粉含量时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大红袍板栗的直链淀粉含量为16.64%,而蜜蜂球板栗的含量为13.03%。 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揭示,两种板栗淀粉颗粒呈现多样形状,如椭圆形、三角形和圆形。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淀粉颗粒更容易膨胀破裂,当水分达到70%时,多数颗粒发生膨胀。此外,加热温度和时间都会促使颗粒膨胀,其中加热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不同的pH条件下,强碱性环境(如pH达到13)对板栗淀粉糊化有显著作用,而蜜蜂球板栗的淀粉相比大红袍板栗更易于膨胀。 作者还提到了论文的原创性和版权授权情况,确认论文内容为个人独立研究成果,并同意安徽农业大学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相关权益,包括将其编入数据库和提供信息服务。最后,论文中包含了作者的毕业去向和指导教师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详细研究为理解板栗淀粉的性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于食品加工、特别是淀粉相关产品的开发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