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定点抑制:扩展ESB-LCMV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13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321KB PDF 举报
"本文介绍了近场扩展ESB-LCMV定点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这是一种针对近场环境的声波传播模型,旨在提高麦克风阵列处理语音信号的能力,通过利用信号源与接收阵元之间的距离差异来抑制干扰。文章作者潘汉怀和吕明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在语音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是麦克风阵列应用中,自适应波束形成是一种关键技术,用于增强期望信号并降低干扰。传统的远场波束形成假设信号源为平面波,但在近场环境下,这种假设不再适用,因此需要更精确的模型,如球面波模型。本文提出的扩展ESB-LCMV定点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设计的。 1. 球面波模型 近场声波传播考虑声源到接收阵元的距离影响,采用球面波方程描述,这使得波束形成算法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信号的传播特性。通过分析声源的仰角和方位角,算法能够构建三维空间中的波束形成模型。 2. 定点约束与特征子空间 此算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定点约束,即可以根据信号源到阵元的距离差异来区分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通过构建特征子空间,算法能够在不牺牲信息量的情况下降低信号处理的维度,从而减少计算复杂性。这种方法对于抑制与期望信号同向但距离不同的干扰信号特别有效。 3. 自适应波束形成的优势 自适应波束形成在背景噪声和时变干扰条件下表现出优于固定加权波束形成的效果。近场自适应波束形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利用距离信息,而传统的近场方法往往只关注期望信号方向的优化,无法有效抑制同向干扰。本文提出的算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尤其适用于存在混响干扰的室内环境,因为它可以处理由墙面反射产生的镜像信号。 4. 计算机仿真与验证 为了验证新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作者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实验,模拟了实际三维空间中的声源信号定点约束波束形成。仿真结果证实了算法在抑制干扰和保持期望信号强度方面的优越性能。 5. 应用场景 近场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广泛应用于电话会议、室内车内免提电话、机器人通信、助听设备以及声纳系统等。特别是在室内环境,由于墙壁反射造成的混响干扰,该算法的定点抑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来说,潘汉怀和吕明的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近场自适应波束形成策略,通过利用距离信息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有效抑制,同时保持了信息处理的效率。这种方法对提升近场环境下的语音信号处理质量和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