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蚁群算法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需积分: 17 5 下载量 1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收藏 294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探讨了改进的蚁群算法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作者为刘媛和韩应征。蚁群算法源于蚂蚁寻找最短路径的行为,最初用于解决旅行商问题,具有自适应性、鲁棒性和并行性。文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启发值因子,以调整信息素值和启发值的权重,从而加速算法收敛。同时,通过引入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和改进信息素更新机制,使得算法适用于一般的函数优化问题。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适用于解决复杂优化问题,特别是在离散优化问题上的潜力。" 蚁群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行为的优化算法,由M. Dorigo在1991年首次系统提出,主要用于解决组合优化问题,如旅行商问题等。其基本思想是模仿蚂蚁寻找食物过程中释放信息素的行为,通过迭代过程寻找最优解。蚂蚁在路径上留下的信息素会吸引其他蚂蚁,形成正反馈机制,使得最优秀的路径(信息素浓度高的路径)被更多蚂蚁选择,从而逐渐找到全局最优解。 在标准蚁群算法中,信息素的更新通常基于固定的规则,但在初始阶段,这种统一的初始化可能并不利于算法的快速收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启发值因子,这一因子能够动态调整信息素和启发值的相对权重。随着算法的进行,信息素逐渐积累,反映了搜索空间中的最优解信息,而启发值则提供了局部搜索的指导。通过调整这两个因素的平衡,可以加速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求解效率。 此外,论文还引入了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这有助于蚁群算法处理更广泛的优化问题,包括函数优化。遗传算法的染色体编码和选择、交叉、变异操作,为蚁群算法提供了更丰富的解决方案空间和多样性,增强了算法的全局探索能力。 论文通过解决几个经典测试函数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这些函数优化问题的解决证明了算法的鲁棒性和适用性。蚁群算法由于其自适应和并行性,特别适合处理复杂的优化问题,且在离散优化问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随着研究的深入,蚁群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如物流路径规划、网络路由优化、生产调度等。 这篇论文是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和拓展的一个实例,其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启发值因子和结合遗传算法的改进策略,从而提升了蚁群算法在函数优化问题上的性能。这不仅丰富了蚁群算法的理论基础,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