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实现遥感图像K均值聚类算法
需积分: 39 12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2KB TXT 举报
"基于matlab的图像K均值聚类算法程序"
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不同的类别。在图像处理领域,K均值聚类常用于颜色量化、图像分割等任务。在上述MATLAB代码中,它被用来对遥感图像进行色彩聚类,简化图像的颜色层次,从而得到具有更少颜色的简化图像。
首先,代码导入了一张名为'test5.jpg'的RGB图像,并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以降低计算复杂性。MATLAB的`imread`函数用于读取图像,`rgb2gray`函数则将RGB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通过`size(img)`获取图像的行数(m)和列数(n)。
接着,代码创建了3个初始颜色中心(c1, c2, c3),并定义了一个循环,该循环将在200次迭代中运行。在每次迭代中,代码计算图像像素与当前颜色中心之间的距离,以确定它们应属于哪个颜色类别。这里使用欧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标准,即`r=abs(img-c1(i))`、`g=abs(img-c2(i))`和`b=abs(img-c3(i))`。
接下来,根据像素与三个颜色中心的相对位置,将像素分配到相应的类别中:n_r、n_g和n_b。然后,通过计算类别内像素的平均值更新颜色中心。如果连续两次迭代中,颜色中心的变化小于0.001,认为聚类过程达到稳定,此时的颜色中心(R、G、B)被认为是最终的类别代表。
最后,将图像中的像素值替换为最近的颜色中心值,形成新的图像。`img(find(img<R))=0;`将小于R的像素设为黑色,`img(find(img>R&img<G))=128;`将介于R和G之间的像素设为灰色,`img(find(img>G))=255;`将大于G的像素设为白色。这样,原始图像就被转化为只有黑、灰、白三种颜色的新图像。
`imshow`函数用于显示处理前后的图像,而`imhist`则用于绘制图像的直方图,帮助观察颜色分布的变化。整个过程的时间通过`tic`和`toc`进行计时。
这段MATLAB代码实现了一个基本的K均值聚类算法,用于将遥感图像的颜色简化为三种主要色调,这在图像压缩、特征提取或特定场景的分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调整参数(如迭代次数、初始颜色中心等),可以优化算法以适应不同图像和需求。
2019-08-13 上传
2022-07-15 上传
122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eatella1122
- 粉丝: 0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深入浅出:自定义 Grunt 任务的实践指南
- 网络物理突变工具的多点路径规划实现与分析
- multifeed: 实现多作者间的超核心共享与同步技术
- C++商品交易系统实习项目详细要求
- macOS系统Python模块whl包安装教程
- 掌握fullstackJS:构建React框架与快速开发应用
- React-Purify: 实现React组件纯净方法的工具介绍
- deck.js:构建现代HTML演示的JavaScript库
- nunn:现代C++17实现的机器学习库开源项目
- Python安装包 Acquisition-4.12-cp35-cp35m-win_amd64.whl.zip 使用说明
- Amaranthus-tuberculatus基因组分析脚本集
- Ubuntu 12.04下Realtek RTL8821AE驱动的向后移植指南
- 掌握Jest环境下的最新jsdom功能
- CAGI Toolkit:开源Asterisk PBX的AGI应用开发
- MyDropDemo: 体验QGraphicsView的拖放功能
- 远程FPGA平台上的Quartus II17.1 LCD色块闪烁现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