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呼叫行为研究:基于马氏链的双泊松过程模型
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收藏 1.2MB PDF 举报
"本文探讨了个人手机呼叫行为的统计特性,主要关注基于马氏链切换的双泊松过程的建模方法。通过对73,339位匿名手机用户的主叫记录进行深入分析,作者蒋志强和周炜星揭示了手机用户呼叫时间间隔的Weibull分布,以及呼叫行为的爆发性特征。用户呼叫行为呈现出高频和低频呼叫期的交替,这两个阶段的呼叫时间间隔均符合指数分布,而群体层面则表现为幂律分布。此外,他们还发现呼叫高频期之间的间隔同样遵循指数分布,这表明手机用户的呼叫行为可以近似为两个状态的泊松过程。通过马尔科夫链模拟状态转换,可以有效模拟这种呼叫行为。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呼叫强度服从幂律分布,这揭示了群体层面幂律分布的‘分布重叠机理’。该研究为理解人类活动的爆发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章详细阐述了对个人手机呼叫数据的统计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呼叫时间间隔符合Weibull分布,这在统计学中是一种广泛用于描述寿命或等待时间的分布。Weibull分布的灵活性使其能够捕捉到数据中的各种形态,包括对称、右偏或左偏的分布。在本研究中,这一发现意味着手机用户的呼叫间隔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外,研究指出,用户呼叫行为具有爆发性,即一段时间内的频繁呼叫之后会有一段低活跃期,这种交替模式在个体层面上被定义为高频和低频呼叫期。在每个状态下,呼叫时间间隔都遵循指数分布,这是泊松过程的一个特征,意味着呼叫的发生是随机且独立的。然而,与群体层面的幂律分布不同,这表明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之间存在差异。
论文还提到了呼叫高频期之间的间隔也符合指数分布,这意味着从一个高活跃状态转换到另一个高活跃状态的过程也是随机的。为了更好地模拟这种行为,研究者引入了马尔科夫链模型,这是一种描述系统状态随时间演变的数学工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描述用户在高频和低频呼叫状态之间切换的概率。
最后,通过估计不同用户的泊松呼叫强度,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强度分布呈现幂律形式,这暗示了群体层面的呼叫间隔分布是由个体强度的差异性叠加形成的,也就是所谓的“分布重叠机理”。这一发现为理解社会网络中的交互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可能对疾病传播、信息扩散等社会现象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这篇论文通过深入分析手机通话数据,揭示了个人呼叫行为的统计特性,特别是其马尔科夫链性质和双泊松过程的描述,为理解人类社交活动的爆发性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这些发现对于预测和建模大规模社会系统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022-09-14 上传
2021-02-07 上传
2023-06-06 上传
2022-07-14 上传
2022-07-14 上传
2021-03-15 上传
2021-03-29 上传
2021-06-07 上传
2021-02-08 上传
weixin_38659622
- 粉丝: 9
- 资源: 978
最新资源
- 深入浅出:自定义 Grunt 任务的实践指南
- 网络物理突变工具的多点路径规划实现与分析
- multifeed: 实现多作者间的超核心共享与同步技术
- C++商品交易系统实习项目详细要求
- macOS系统Python模块whl包安装教程
- 掌握fullstackJS:构建React框架与快速开发应用
- React-Purify: 实现React组件纯净方法的工具介绍
- deck.js:构建现代HTML演示的JavaScript库
- nunn:现代C++17实现的机器学习库开源项目
- Python安装包 Acquisition-4.12-cp35-cp35m-win_amd64.whl.zip 使用说明
- Amaranthus-tuberculatus基因组分析脚本集
- Ubuntu 12.04下Realtek RTL8821AE驱动的向后移植指南
- 掌握Jest环境下的最新jsdom功能
- CAGI Toolkit:开源Asterisk PBX的AGI应用开发
- MyDropDemo: 体验QGraphicsView的拖放功能
- 远程FPGA平台上的Quartus II17.1 LCD色块闪烁现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