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7-二苯胺基-3-苯并杂环黄酮衍生物的合成与光致发光性质

0 下载量 1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511KB PDF 举报
本研究聚焦于新型7-氮、N-二苯胺基-3-苯并杂环黄酮衍生物(7-N,N-diphenylamino-3-benzoheterocyclic coumarin derivatives)的合成与光致发光性质。论文发表在《化学中间体》杂志上,卷39,第5期,强调了电子传输性能的关键特性,特别是通过引入具有强电子传递能力的苯并三唑(benzotriazole)或苯并氧化锌(benzoxazole)官能团,如化合物3-(1-benzotriazole)-7-N,N-diphenylaminocoumarin (BTDC) 和 3-(2-benzoxazole)-7-N,N-diphenylaminocoumarin (BODC)。 研究首先通过元素分析、1H核磁共振(1H NMR)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新合成的衍生物进行表征,确保了其结构的确切性和纯度。这些衍生物的设计旨在增强其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区域的吸收和荧光发射性能,特别是在蓝色和红色光区,这表明它们可能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如光电子器件或作为荧光标记剂。 UV-vis和荧光光谱的测量结果揭示了BTDC和BODC在特定波长下的高效吸收,以及在激发紫外光后表现出的显著荧光强度。这些结果支持了通过内部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CT)过程发生的光致发光机制,这是许多有机发光材料的重要特性。ICT过程允许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释放能量,产生光辐射,这对于设计高效、色彩鲜明的光致发光材料至关重要。 此外,该研究还探讨了这些新型化合物对紫外光的响应性和选择性,这对于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这些详细的光物理性质研究,科学家们可以优化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以便在诸如显示屏、太阳能电池或者生物标记等领域实现更好的应用性能。 这篇研究提供了关于如何通过引入特定的电子传输辅助基团来调控7-N,N-二苯胺基-3-苯并杂环黄酮衍生物的光致发光性能的重要信息,为有机发光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