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A赋值时序详解:eMMC协议细节与寄存器操作
需积分: 45 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0
收藏 2.16MB PPT 举报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EMMC协议中的关键时序——给RCA(Relative Address Command)赋值的过程,以及eMMC(Embedded MultiMediaCar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eMMC是一种嵌入式闪存存储器标准,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中,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首先,eMMC的结构包含了多个组成部分,如设备状态与工作模式和总线模式的关系,以及清晰的主机功能方框图。其中,RST_n是复位信号,用于初始化和恢复设备;CLK是时钟信号,控制数据传输的同步;CMD发送接收端口用于发送和接收命令;DAT线用于数据传输,包括多路数据线DAT0至DAT7,支持数据的双向通信。此外,还有状态检查和CRC(循环冗余校验)生成/校验逻辑,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在eMMC的内部寄存器部分,文档提到了几个重要的寄存器,如CID(Chip Identification)用于设备识别,CMD2RCA2用于相对地址存储,CMD3的DSR(Drive Strength Register)用于优化总线性能,CMD4CSD16包含设备的特性信息,CMD9CMD27OCR4则储存工作条件参数,如电压和访问模式。CMD1的EXT_CS(Extended Command Set)允许用户设置设备配置,CMD6可能涉及更复杂的数据操作。
命令与应答是协议的核心,分为四种类型:无应答广播(bc)、有应答广播(bcr)、无数据传输点对点(ac)和有数据传输点对点(adtc)。每条命令都遵循固定的48位格式,包括方向标识、命令索引、可选参数(如地址)和CRC7保护。应答同样通过CMD线传输,格式各异但通常以0开始,方向标识设备,部分字段受CRC7保护,以1结束,并有五种基本的应答形式:R1、R1b、R2、R3和其它类型。
本文详细阐述了RCA赋值的时序要求,以及eMMC协议中关键的结构、寄存器作用和命令应答机制,对于理解eMMC接口的工作原理和实现高效通信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开发和维护基于eMMC的设备,掌握这些知识点至关重要。
484 浏览量
1031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4314 浏览量
961 浏览量
363 浏览量
690 浏览量
2023-08-02 上传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20ad284481647738892efe8b10d2419_weixin_42203424.jpg!1)
顾阑
- 粉丝: 22
最新资源
- Eclipse IDE基础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 飞思卡尔Microcontroller开发:Codewarrior IDE详解
- 红旗Linux 6.0桌面版:全面升级与特性概览
- ActionScript 3.0 游戏编程深度解析
- OpenCms中文用户手册:入门与实践指南
- 互联网协议与服务解析:SOAP、IPv6、HTTPS、HAILSTORM与Bluetooth
- .NET框架中的C#:快速开发与强大功能
- C#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类型与引用类型解析
- C语言深度解析:指针概念与应用实例
- Linux系统下的C编程实践与编辑器vi使用指南
- 电脑组装DIY基础指南:从硬件到配置选择
- 使用Hibernate连接Oracle数据库配置详解
- 构建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Mix实战
- Linux常用命令速览与详解
- C#编程入门教程:从零开始学习
- MD5算法详解:从MD2到不安全的M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