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信任的动态RBAC模型提升权限控制效率

PDF格式 | 273KB | 更新于2024-08-25 | 91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名为"基于多维信任度的动态RBAC模型"的研究论文,发表在2015年的《计算机与现代化》杂志上,属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深入研究。该模型针对传统或改进的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在信任机制中的不足进行了创新。 传统的RBAC模型在处理授权时并未充分考虑到信任度的时间特性,即信任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它通常通过简单的加权方法来确定全局信任度,这种单一的处理方式限制了权限的动态分配,无法适应复杂环境下的灵活授权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MDT-RBAC(Multi-Dimensional Trust-based RBAC),该模型是在ARBAC97(一个基础的角色管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的。 MDT-RBAC模型引入了时间维度,对用户的多种信任特征进行全面考量,例如历史行为、声誉、专业知识等,以更全面地评估用户在不同时间点的信任水平。这样,模型能够实时调整权限,动态地响应用户的行为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MDT-RBAC在抵御恶意节点攻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相较于现有的信任模型,它能更有效地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 论文的关键点包括授权方式的改进、访问控制的优化、多维信任度的引入以及时间特性的考虑。此外,研究还引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的支持,反映出该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整篇文章的分类号为TP206.1,文献标识码为A,表明其学术水平和可检索性,并且使用了国际标准期刊号doi:10.3969/j.issn.1006-2475.2015.06.002,方便读者追踪和引用。 该研究论文通过对传统RBAC模型的改进,不仅提升了授权机制的灵活性,还着重考虑了信任度的多维性和时间性,为网络安全环境下的动态访问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关注信息安全和权限管理的IT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先进技术。

相关推荐

2025-04-24 上传
内容概要:该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行波理论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会产生向两侧传播的电流和电压行波。通过相模变换对三相电流行波解耦,利用解耦后独立模量间的关系确定故障类型和相别,再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标定行波波头,从而计算故障点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故障类型和相别,并对故障点定位具有高精度。研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为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三相电流信号生成、相模变换(Clarke变换)、小波变换波头检测、故障诊断主流程以及结果可视化等步骤,并通过多个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专业人士,特别是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②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相别及故障点位置;③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减少停电时间和损失。 其他说明:该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还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行波理论的核心公式、三相线路行波解耦、行波测距实现等关键技术点,并针对工程应用给出了注意事项,如波速校准、采样率要求、噪声处理等。这使得该方法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前景。
手机看
程序员都在用的中文IT技术交流社区

程序员都在用的中文IT技术交流社区

专业的中文 IT 技术社区,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

专业的中文 IT 技术社区,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

关注【CSDN】视频号,行业资讯、技术分享精彩不断,直播好礼送不停!

关注【CSDN】视频号,行业资讯、技术分享精彩不断,直播好礼送不停!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