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讲解串的块链式存储:类型定义与结构示例

需积分: 19 2 下载量 1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3.3MB PPT 举报
串的块链式存储是一种在计算机科学中用于高效存储字符串数据的数据结构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需要处理大量字符且需要频繁查找和插入操作的情况。该存储方式将字符串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块(例如,每个块大小为4个字符,根据给定的定义`#define BLOCK_SIZE 4`),并通过链式结构组织起来。在类型定义部分,我们看到一个名为`BNODE`的结构体,它包含两部分:一个字符数组`data`用于存储块中的字符,以及一个指向下一个块的指针`*next`,使得整个串可以形成一个链表。 在清华大学严蔚敏教授的《数据结构(C语言版)》教材中,串的块链式存储结构通常会作为数据结构课程的一部分介绍。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内存碎片,并提高查找和插入操作的效率。图4-1展示了串的块链式存储结构示意图,它直观地展示了如何通过链接不同块来构成一个连续的串。 编写程序时,如果遇到大规模的数据处理问题,数据结构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串的块链式存储,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数据表示:首先,要明确问题需要哪种形式的数据表示,如本例中的姓名和电话号码,需要将它们组织成一对一的关系,或者如电话号码查询系统那样,形成线性结构。 2. 数据量与关系:分析数据规模和数据间的联系,例如,电话簿中名字和电话号码之间的简单一对一关系,或磁盘目录文件系统中文件和子目录的层级关系。 3. 存储与关系:确定如何在计算机内存中组织这些数据,采用块链结构可以有效利用内存空间,同时保证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4. 运算需求:理解在处理问题时可能涉及的操作,比如搜索、插入、删除等,这些都会影响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实现。 5. 程序性能:评估所编写的程序在处理大数据量时的性能,包括运行时间、内存使用等,这是选择数据结构时的重要考量。 串的块链式存储在数据结构课程中是讲解如何通过巧妙地组织数据来优化程序性能的一个实例。理解并掌握这种数据结构对于编写高效、可维护的程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关系的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