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通信干扰解析:通信阻扰器与网络质量影响

需积分: 12 1 下载量 1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4.57MB PPT 举报
"通信阻扰器-网络干扰专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通信阻扰器在网络干扰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干扰理论、分类和处理方法。在通信系统中,尤其是GSM系统,干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网络的质量,如通话质量、掉话率、切换效率和网络拥塞。有效地管理和减少干扰是网络规划和优化的核心任务。 1. 干扰定义:无线电干扰是指在通信过程中,由于无线电发射、辐射、感应或组合产生的相互作用,导致有用信号接收质量下降,甚至阻断通信。干扰信号是指进入接收设备的电磁能量,可能引发性能下降、质量恶化、信息错误或丢失。 2. 干扰现象:当网络受到干扰时,用户可能会遇到主被叫失败、通话中出现断续、杂音、静音或掉话等问题。从网络统计数据来看,干扰可能导致上行干扰话统异常、SDCCH和TCH指配失败增加、掉话次数增多、切换成功率降低,以及接收电平/质量比例异常。路测结果也会显示切换失败和高电平低质量的情况。通过信令分析仪,可以检测到高于正常水平的误码率。 3. 干扰分类:干扰主要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人为干扰又细分为无线电设备干扰(如CDMA干扰、医疗器械干扰)和非无线电设备干扰(如通信阻扰器和非法直放站干扰)。在GSM系统中,干扰通常通过干扰载干比来衡量,包括同频干扰、邻道干扰、发信机互调、谐波和杂散干扰、阻塞干扰等。 通信阻扰器是一种人为干扰源,它可能用于非法干扰特定通信,需要无委(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介入协调关闭。这类设备的使用不仅影响了正常的通信服务,也可能对公共安全和紧急通信造成威胁。 处理干扰的流程包括发现干扰、定位干扰源、评估干扰影响和采取措施消除干扰。发现途径可以是通过网络监控、用户投诉、话统分析、路测数据以及使用信令分析仪等工具。处理流程可能涉及调整基站参数、优化频率配置、关闭非法设备或协调相关机构进行干预。 通信阻扰器是网络干扰的一种形式,理解和有效地管理这种干扰对于维护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理解干扰的定义、现象和分类,网络运营商可以采取更精准的策略来预防和解决由通信阻扰器引起的网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