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编程基础与概念解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163KB DOCX 举报
"这篇文档是关于面向对象编程的个人学习笔记,主要涵盖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两个要素、类和对象的实现过程、封装性、单例模式、构造器以及继承性的简介。" 面向对象编程是程序设计的一种重要范式,它基于对象和类的概念,强调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紧密绑定。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对象是程序的基本单元,而类则是创建对象的模板。 1. 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的区别: - 面向过程关注的是如何执行操作,它以函数为中心,通过一系列步骤解决问题。 - 面向对象则关注于拥有特定功能的对象,对象是由数据(属性)和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行为)组成的。 2.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 确定问题中的实体,比如在收银员统计商品金额的例子中,收银员和商品都是实体。 - 汇总实体的属性和功能,形成概念上的类。 - 将抽象的类转化为具体的编程语言实现,形成数据结构。 - 实例化类创建对象,用对象解决实际问题。 3. 面向对象的两个要素: - 类:是对一类相似事物的抽象描述,包含属性(成员变量)和行为(成员方法)。 - 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例,具有类定义的属性和行为。 4. 类和对象的实现: - 设计类并定义其成员,包括属性和方法。 - 创建类的对象,通过`new`关键字实例化。 - 使用`对象.属性`或`对象.方法`来访问和操作对象。 5. 变量赋值: - 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直接赋值数据值。 - 引用数据类型变量赋值时,存储的是数据的内存地址。 6. 高内聚和低耦合: - 高内聚意味着类的内部操作尽可能独立,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 低耦合意味着类之间的关系简单,只暴露必要的接口供其他类使用。 7. 封装性: - 通过私有化(private)属性,并提供公有(public)的getter和setter方法来控制对属性的访问。 - 避免直接暴露私有方法,以保护对象的状态。 8. 单例模式: -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全局访问点。 9. 构造器: - 构造器用于创建对象并初始化其状态,名称与类名相同且无返回值。 - 若没有显式定义构造器,系统会提供默认无参构造器,但如果有自定义构造器,系统不再提供。 10. 继承性: - 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格式为`class A extends B`。 - 继承有助于代码复用,子类可以扩展或覆盖父类的功能。 - 一个类只能有一个父类,但可以有多个子类。 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Java等面向对象语言的核心要素,理解和掌握它们对于进行有效的面向对象编程至关重要。在实际开发中,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和模式,如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等,也会对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