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H(31,16)、CRC-32与交织码级联的误差控制实现与分析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31 1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7
收藏 344KB PDF 举报
"该文主要探讨了在遥测系统无线传输中,如何利用BCH(31, 16)、CRC-32和交织码级联的编码方式来增强错误检测和纠正能力,尤其是在应对突发错误时。文章介绍了串行级联编码的概念,以及为何选择BCH码、CRC-32和交织码这三种编码方式的组合。BCH码因其强大的纠错能力而被选用,但其检错能力相对较弱;CRC-32则具有高效的检错性能,而交织码则可以将突发错误分散为随机错误,增强系统的抗突发错误能力。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了这种编码方式在每帧544位数据下,对于连续错误低于48位的情况,纠错能力达到100%,并且编码效率较高。"
串行级联编码是一种有效的错误控制策略,它结合了不同编码的优点,如BCH码、CRC-32和交织码。BCH(31, 16)码是一种非奇异的二元BCH码,能纠正多达3个随机错误,它的设计基于代数理论,适用于需要强纠错能力的场景。然而,BCH码在检错方面表现一般。相反,CRC-32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校验码,通过循环冗余检查提供高度的检错效能,但不具备纠错能力。
交织码的作用在于将长的突发错误序列分解为短的、独立的错误,这对于无线通信环境中的突发错误特别有效。当这些突发错误通过交织器后,它们会被转化为看似随机的错误分布,从而更容易被后续的检错和纠错机制处理。
在本文中,BCH码作为外码先对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通过CRC-32进行二次编码,最后交织码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交织,形成串行级联编码。这种级联方式使得系统能够同时利用BCH码的强大纠错能力和CRC-32的高效检错能力,以及交织码的抗突发错误特性。
通过实验分析,该编码方案在每帧544位的数据中,对于连续48位以下的错误,能够实现100%的纠错率,这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由于级联编码的结构,它在保证高效纠错性能的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编码效率,这意味着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下,可以传输更多的有效信息。
BCH(31, 16)、CRC-32与交织码的串行级联编码策略为遥测系统的无线传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在面临通信距离远、干扰因素多等挑战时。这种混合纠错控制方式为解决突发错误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13-06-27 上传
2012-07-30 上传
2014-07-23 上传
2019-08-12 上传
2022-09-14 上传
2021-05-27 上传
2022-07-15 上传
sunny_dg_1212
- 粉丝: 0
- 资源: 18
最新资源
- 构建基于Django和Stripe的SaaS应用教程
- Symfony2框架打造的RESTful问答系统icare-server
- 蓝桥杯Python试题解析与答案题库
- Go语言实现NWA到WAV文件格式转换工具
- 基于Django的医患管理系统应用
- Jenkins工作流插件开发指南:支持Workflow Python模块
- Java红酒网站项目源码解析与系统开源介绍
- Underworld Exporter资产定义文件详解
- Java版Crash Bandicoot资源库:逆向工程与源码分享
- Spring Boot Starter 自动IP计数功能实现指南
- 我的世界牛顿物理学模组深入解析
- STM32单片机工程创建详解与模板应用
- GDG堪萨斯城代码实验室:离子与火力基地示例应用
- Android Capstone项目:实现Potlatch服务器与OAuth2.0认证
- Cbit类:简化计算封装与异步任务处理
- Java8兼容的FullContact API Java客户端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