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合成超短光脉冲的系统设计
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收藏 2.93MB PDF 举报
"该文基于传输矩阵法分析了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输出特性,揭示了在干涉臂臂长差为中心波长与有效折射率比值整数倍时,干涉仪呈现微分特性,微分阶数与级联的干涉仪数量成正比。利用这一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超短光脉冲合成系统,能够通过调节高斯脉冲及其各阶微分的加权系数,将高斯脉冲转换为平顶脉冲、三角脉冲和抛物线型脉冲。实验表明,即使改变加权系数和输入脉冲宽度,输出脉冲波形也能保持稳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利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MZI)的特性来设计超短光脉冲合成系统,尤其在光通信领域中的应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干涉设备,由两个分束器和两段可调长度的光路组成,常用于测试光的相位、频率以及光谱特性。
文章首先阐述了MZI的基本原理,指出当两臂长度差为特定值(即中心波长与有效折射率比值的整数倍)时,MZI可以表现出微分特性。这种特性意味着MZI可以作为自然的微分器,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导数有直接关系。微分阶数可以通过级联多个MZI来控制,这为精确调整光脉冲形状提供了可能。
接着,作者利用信号系统理论,设计了一个基于MZI的超短光脉冲合成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接收高斯形光脉冲,并通过调整输入脉冲和其各阶微分的加权系数,将其转换为不同类型的光脉冲,如平顶脉冲、三角脉冲和抛物线型脉冲。这些不同形状的光脉冲在光通信、光计算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例如提高信息传输速率、改善信号质量等。
在实验部分,研究人员改变了高斯脉冲的各阶微分加权系数和输入脉冲宽度,发现输出脉冲的波形保持相对稳定,证明了该系统的鲁棒性和实用性。这表明该设计对于实际操作中的波动和噪声有一定的抵抗力,是构建高性能光通信系统的一个有力工具。
这篇研究展示了MZI在超短光脉冲整形方面的潜力,为光通信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深入理解和巧妙利用MZI的微分特性,可以设计出更灵活、稳定的光脉冲合成系统,以满足未来高速光通信和精密光学测量的需求。
139 浏览量
257 浏览量
137 浏览量
149 浏览量
2021-02-12 上传
2021-02-12 上传
217 浏览量
2021-02-23 上传

weixin_38743076
- 粉丝: 7

最新资源
- 易语言制作的内核变速器源码分享
- 基础HTML页面构建与 xdondeseenpiezaatodo6 主文件解析
- 实现ImageView手势缩放与图片下载的架构设计
- 线之绘风格滤镜——PS图片处理新境界
- CheatEngine5.6.1游戏内存修改工具详解
- Android开发:二维码生成器中间带Logo的实现方法
- SSH框架中文参考手册集合,助力快速开发
- 深入浅出JavaScript教程章节概览
- Ruby应用程序部署与运行指南
- 软解调软译码远程水声通信技术研究.zip
- 解决gmail无法使用问题的初音手上跳舞包下载
- 深入解析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常见问题解决
- Android跨线程通信辅助库:AndroidChannel使用指南
- 毕业设计精华:运动估计与检测技术解析
- Hola Amigos!与Arsh Sahzad的统计数据分享
- 详解iMX6 Rex开发板PCB设计与AD文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