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器控制方式详解与选择指南

需积分: 0 60 下载量 1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10.96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主要介绍了伺服驱动器的选择和控制方式,包括其种类、结构、发展趋势、控制原理、接口、参数调节、常见故障处理以及电气原理。伺服驱动器在现代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广泛,尤其在数控机床等领域,要求具备宽调速范围、高定位精度、强传动刚性、快速响应、低速大转矩、高可靠性等特点。" 1. 伺服驱动器的控制方式: - 位置控制:接收位置脉冲输入,适用于需要精确定位的应用,如机器人关节、精密定位平台等。 - 模拟速度控制:通过模拟信号控制电机速度,适用于连续运动且速度变化较大的场景。 - 模拟转矩控制:通过模拟信号控制电机转矩,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负载扭矩的应用。 - 内部速度控制方式:通常由驱动器内部设定,不依赖外部输入。 2. 伺服驱动器的发展趋势: - 调速范围更宽,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速度需求。 - 定位精度更高,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 传动刚性和速度稳定性增强,保证了系统响应的快速和稳定。 - 快速响应,减少超调,提升动态性能。 - 低速大转矩和过载能力,适应重载启动和短时过载的工作条件。 - 高可靠性,确保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 伺服驱动器的电气控制原理: - 外部控制电路:连接到上位机或PLC,接收控制指令,进行信号转换。 - 内部电路结构:分为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功率电路负责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处理逻辑和信号处理。 - 功率电路通常包括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以驱动电机。 - 控制电路涉及低通滤波器、电抗器、接触器等组件,用于稳定电源和保护设备。 - 接地排、灭弧器等元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4. 伺服电机的要求: - 低速稳定性:在低速运行时,保持平稳且无爬行现象。 - 过载能力:电机应具备短时过载能力,以满足起停和反转的需求。 - 小转动惯量和大堵转转矩,利于快速响应和低速大扭矩输出。 - 能承受频繁启停和反转,确保长期稳定工作。 5. 常见问题及处理: -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包括:位置偏差、速度异常、过载报警等,需通过检查电机、驱动器、反馈系统和控制系统来诊断并解决。 - 报警信息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如电机过热、电源问题、通信错误等。 综上,选择合适的伺服驱动器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如精度、速度、转矩等,同时考虑驱动器的电气特性、控制方式和可靠性,以实现高效、精确的伺服系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