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温干旱成因分析:副热带高压与东亚环流影响

0 下载量 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1 收藏 1.63M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重庆地区高温干旱天气的形成原因分析》由朱晓玲、孙卫国等人撰写,主要探讨了1961年至2013年间重庆地区的高温干旱现象,利用气象站数据、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小波变换和合成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高温干旱的演变特征及与东亚大气环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文章指出,近53年来,重庆地区的高温日数在东北、中部和西南部地区显著增加,并呈现出16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和2-4年的年际周期性波动。同时,年降水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特别是东北部地区的降水变率较大,成为干旱发生的高频区域,其次是中部和东南部。 作者们认为,重庆地区高温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中高纬度的阻塞高压系统减弱,使得北方冷空气无法向南推进。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北偏西,加上南亚高压偏东偏强,这导致重庆地区受到下沉气流控制,抑制了对流活动,减少了低层水汽的输送,进而造成降水减少,气温升高,最终形成了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 关键词涉及的关键概念包括重庆地区的气候特征、高温干旱的统计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作用以及南亚高压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高温干旱事件,以及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这篇论文深入研究了重庆地区高温干旱天气的成因,为气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防范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