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PACK生产工艺详解:装配、气密性、软件与电性能检测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7 收藏 219KB DOCX 举报
"动力电池pack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装配工艺、气密性检测工艺、软件刷写工艺和电性能检测工艺。" 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PACK作为核心组件,其生产工艺流程至关重要,确保了电池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以下是四大工艺的详细解析: 1. 装配工艺: 装配工艺是将动力电池PACK的五大系统——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电气系统、结构件和BMS(电池管理系统)整合在一起的过程。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汽车发动机的装配,采用各种连接件如螺栓、螺帽、扎带、卡箍和线束抛钉等,以确保各组件的稳固连接,形成一个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完整PACK。 2. 气密性检测工艺: 气密性检测是确保电池PACK在恶劣环境,如涉水时,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内部的关键步骤。工艺分为两步:一是热管理系统级的气密性检测,确保冷却系统不漏水;二是PACK整体的气密性检测,按照IEC标准,PACK必须达到IP67防护等级,即防尘且能在1米深的水中浸泡30分钟而不受损。实际案例中,如2017年上海车展上,上汽乘用车展示的PACK能够在水中长时间浸泡而保持内部干燥。 3. 软件刷写工艺: 软件刷写是将BMS(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策略以代码形式写入CMU(中央管理单元)和BMU(电池管理单元)中,使得BMS能实时监控电池状态,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结果控制相关功能模块,向外部提供电池信息。这个过程相当于赋予PACK"大脑",使其具备智能管理能力。 4. 电性能检测工艺: 在PACK完成所有生产步骤后,会进行电性能检测以确保其满足安全和性能标准。检测通常包括: - 静态测试:如绝缘检测以确认电池与外部的电气隔离,充电状态检测以了解电池充电状态,以及快慢充测试以验证充电兼容性。 - 动态测试:通过大电流恒定放电来评估电池的容量、能量和一致性。 - SOC调整:将电池的SOC调整至规定的出厂值,方便用户使用。 此外,每个公司在电性能检测的具体参数和标准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国家对此有统一的规定,例如《GB/T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和《GB/T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这些标准确保了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的最基本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