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结构自动识别:统计与规则结合的方法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301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统计和规则方法来自动识别并列结构的技术,针对中文信息处理中的难点。在并列结构的自动识别中,研究人员利用最大熵模型,基于连接词的位置,从左侧和右侧分别识别出并列结构的边界。接着,他们应用预定义的规则对初步识别的边界进行后处理,以优化结果。实验数据包括12396个训练样本和1219个测试样本,并列结构。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的性能达到78.1%,其中后处理规则的应用提高了准确率3.4%。该工作由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者们是从事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一位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教授和博导。" 并列结构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具有相似语法地位和语义关系的成分在句子中并排出现的现象,如“我喜欢吃苹果和香蕉”。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正确识别并列结构对于句法分析、语义理解以及机器翻译等任务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自动识别并列结构是一项挑战。 最大熵模型是一种统计学习方法,常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能够处理非线性关系和高维特征空间。在本文中,最大熵模型被用来依据连接词(如“和”、“或”等)的位置来判断并列结构的开始和结束位置。这种模型通过学习大量标注数据的统计规律,可以有效地捕捉到并列结构的特征模式。 论文中提到的规则后处理步骤,是对统计预测结果的进一步优化。这通常涉及利用语言学知识,例如并列结构的特定规则,如对称性、嵌套性和层次性等,来修正可能的误识别。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仅依赖统计信息产生的错误,提高整体识别的精确度。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识别并列结构的准确率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78.1%的性能指标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而3.4%的提升则证明了规则后处理在改善模型性能上的作用。这为进一步优化并列结构识别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即如何更好地结合统计模型和语言规则,以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在处理复杂语言现象时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