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沉淀与碳酸锂:提升(Eu0.045Li3xLuy)2O3纳米晶发光效率

0 下载量 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2.96M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主要探讨了"合成条件对(Eu0.045Li3xLuy)2O3纳米晶发光性能的影响"。作者王林香等人利用沉淀法来制备这种特定的发光材料,其目标是深入理解并优化合成过程中关键因素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合成方法:文章详细描述了使用氨水作为沉淀剂,以及在合成前驱粉中加入碳酸锂作为助熔剂。这些选择对纳米晶的形成和结构至关重要。 2. 微结构与形貌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研究人员分析了纳米晶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这对于评估其发光性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3. 发光特性: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如1000℃和800℃)以及在空气中或活性炭中的退火条件对发光特性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适当的合成条件能显著提升发光强度。 4. 荧光衰减与能级寿命:除了发光强度,作者还关注了荧光衰减和能级寿命这两个关键的光学参数,这是衡量材料稳定性和效率的重要指标。 5. 关键发现:实验表明,在特定条件下(例如氨水沉淀、加入碳酸锂和1000℃活性炭退火),相较于其他条件,所得的(Eu0.045Li3xLuy)2O3纳米晶具有约2倍的发光强度提升,以及更高的发光性能。 6. 总结与应用:该研究结果对于优化(Eu0.045Li3xLuy)2O3纳米晶的合成工艺和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可能在光电子材料、荧光标记、光存储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这篇论文深入研究了合成条件如何影响(Eu0.045Li3xLuy)2O3纳米晶的微观结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这对于理解和改进这类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