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趣谈:ICML/ACL审稿人妙语与吐槽集锦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8.22MB PDF 举报
在《无内鬼,来点ICML_ACL审稿人笑话》这份文档中,作者Sheryc_王苏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探讨了机器学习领域顶级会议如ICML(国际机器学习会议)、IJCAI(国际人工智能会议)和ACL(计算语言学会议)审稿过程中的点滴趣事。审稿人对于提交论文的态度和反馈展现了学术界严谨与挑剔的一面,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独特的工作风格和互动方式。 文档首先列举了一些“举例说明型”的审稿意见,如对论文内容的实际应用性、模型设计的直观性和实验验证的严格性的评判标准。有的审稿人对创新性的定义严苛,认为只有真正新颖且有实质性突破的研究才能被接受,而对模仿或改进的项目则予以拒绝。 然后,文档中提到了“反面教材型”的审稿观点,即审稿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过分自信,甚至有时显得武断,认为自己对作者的论文理解最为深刻。这种观念提醒学者们在写作时需要充分自证其论,并对可能出现的误解有所准备。 “意见矛盾型”展示了审稿过程中不同审稿人之间观点的冲突,有时候这些分歧能反映出研究的多维度视角。审稿人可能同时对论文的创新性和相关性给予高度评价,但最终结果却因平衡各种因素而摇摆不定。 “审稿日常型”则描绘了审稿工作的复杂性,如信息量丰富的评审意见、对论文格式变化的适应挑战以及审稿人情绪的变化等。审稿人在面对争议时可能会展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感表达,如自信满满到自我怀疑的过程。 苦中作乐型的部分,揭示了作者对审稿结果的坦然态度和应对策略,比如在面对困难时以网络猫咪图作为精神支柱,或是撰写rebuttal时的挣扎与无奈,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坚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这份文档通过分享审稿过程中的笑话,不仅揭示了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审稿的幕后故事,也展现了学者们在学术竞争中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心态和应对技巧。这些趣事反映了学术界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同时也提醒研究人员在面对评审意见时保持冷静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