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0.11管道缓冲区操作解析:Tensorflow实现ResNet与MNIST实战
需积分: 34 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6.24MB PDF 举报
"Linux内核中的管道缓冲区操作在文件`linux/fs/pipe.c`中实现,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处理管道读取操作。"
在Linux内核中,管道是一种用于进程间通信(IPC)的数据结构,它允许数据在一个进程中写入并在另一个进程中读出。在描述的代码段中,我们可以看到管道读操作的实现细节。`read_pipe`函数是负责读取管道数据的核心函数,它接收三个参数:指向i节点的指针`inode`,一个数据缓冲区`buf`,以及要读取的字节数`count`。
代码中的一些关键点如下:
1. **循环读取**:当`count`大于0时,函数进入一个循环,每次迭代尝试读取管道中的数据。这确保了在管道为空或者没有更多数据可读时,读操作不会立即结束。
2. **检查管道状态**:在循环内部,首先检查管道的大小(`size`),这由`PIPE_SIZE(*inode)`计算得出。如果管道为空(即`size=0`),函数会唤醒在`inode->i_wait`等待队列上等待的进程。如果此时没有写入者(`inode->i_count != 2`),说明没有更多数据会被写入,因此函数返回已读取的字节数`read`并结束。
3. **睡眠与唤醒**:当管道为空时,当前读进程会通过`sleep_on(&inode->i_wait)`进入休眠状态,等待其他进程向管道写入数据。一旦有数据写入,写进程会唤醒等待队列上的进程。
4. **数据读取**:当管道中有数据时,函数计算可以从管道尾部读取到缓冲区的字节数`chars`,并根据需要读取的字节数`count`和实际可用的数据长度`size`来确定实际读取的数量。读取后,更新管道的状态和读取位置。
5. **内存管理**:注意到代码中引用了`<linux/mm.h>`,这个头文件包含了内存管理的相关函数,如`get_free_page`,表明在管道操作中可能涉及内存分配和释放。
6. **管道缓冲区结构**:管道缓冲区的长度是固定的,并且通常与页面大小`PAGE_SIZE`一致。缓冲区的两端由头指针`head`和尾指针`tail`跟踪,i节点的`i_zone[0]`和`i_zone[1]`可能用来存储这些指针。
7. **版本信息**:代码注释提到的是Linux内核0.11(0.95)版本,这是一个早期的内核版本,尽管如此,它已经包含了理解Linux工作原理的关键机制。通过阅读这样的源代码,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内核的运作。
8. **学习资源**:提供的链接指向了关于Linux内核0.11版本的详细注释文档,这对于深入学习Linux内核的运作机制非常有帮助。
通过这段代码,我们可以了解到Linux内核如何高效且同步地处理管道的读操作,以及如何在进程之间传递数据。对于理解进程间通信和内核级别的编程具有重要意义。
2020-09-16 上传
2019-07-07 上传
2018-10-30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5-30 上传
2021-03-16 上传
2021-06-02 上传
sun海涛
- 粉丝: 36
- 资源: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