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配送中心EIQ分析与作业流程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收藏 255KB DOC 举报
"该文档是关于超市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课程设计案例,主要涉及EIQ分析、订单数据处理以及配送中心的功能区划分。通过分析30份代表性订单的16个品项,构建了EIQ表,展示了不同品项的发货数量和频率。同时,提到了配送中心的主作业流程,将其划分为七大功能区。"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是物流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旨在优化物流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关注的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超市配送中心,面临城市规划限制,需要进行有效的系统规划以应对日常运营挑战,并为未来的迁址重建做准备。 EIQ分析是物流领域常用的一种工具,用来研究“订单量(E)、品项数(I)、订货频率(Q)”的分布特性。在案例中,选取了一天内具有代表性的30份订单和16种商品,制作了EIQ表,分析每份订单的发货数量(E)、每种商品的发货次数(Q)以及发货品项数(I)。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了解订单的特性,如需求的不均匀性、品项的多样性等,为后续的库存管理和作业流程设计提供依据。 案例中还提供了钢材的平均额定堆放量,这在仓储规划中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和安全性。根据不同的钢材品种,确定了每平方米可以堆放的吨数,这在实际操作中用于指导存储策略。 配送中心的主作业流程被划分为接货区、检验区、钢材库区、钢材堆场、流通加工区、发货区和管理区。这些功能区的设定是基于业务需求和流程逻辑,确保货物从接收、检验、存储、加工到发货的顺畅进行。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任务,例如接货区负责接收供应商的货物,检验区进行质量检查,钢材库区和堆场根据钢材品种进行分类存储,流通加工区可能涉及切割、打包等加工操作,发货区则负责拣选和装载,而管理区则承担监控和决策支持的角色。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到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实践方法,理解EIQ分析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业务需求划分功能区,这对于理解和优化物流操作流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实际的配送中心规划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交通条件、设备选择、人员配置等,以实现整体运营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