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F神经网络与PCA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307KB PDF 举报
"基于神经网络和主元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 (2012年):该研究结合了神经网络和主元分析(PCA)技术,针对高维、小样本的分类问题,尤其是在人脸识别领域。文章提出了两个准则来估算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单元的初始宽度。通过主元分析,将训练样本集映射到低维的特征脸空间,降低数据的复杂性,然后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LDA)选择最具判别性的特征,以优化类别之间的区分度。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在分类错误率和学习效率方面表现优秀。该工作得到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并由何正风和孙亚民共同完成,其中何正风是讲师,专注于数学建模仿真和智能计算,孙亚民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文章于2011年11月接收,2012年2月修改后发表。" 本文介绍了一种结合神经网络和主元分析的先进人脸识别算法,旨在解决高维度和小样本数据集的分类挑战。人脸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通常涉及大量的人脸图像特征,这会导致数据的高维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引入了主元分析技术。 主元分析(PCA)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降维和数据简化。它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找出数据的主要变化方向,即主元,从而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的主元表示。在人脸识别中,PCA常用于将人脸图像投影到“特征脸”空间,减少冗余信息,保留关键特征,降低计算复杂性。 接着,文章提到了RBF神经网络,这是一种常用的非线性分类模型。RBF网络以其强大的泛化能力和对非线性关系的处理能力而被广泛应用。然而,选择合适的RBF单元的初始宽度是网络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文中提出的两个准则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确保网络能够有效学习和分类。 Fisher线性判别分析(LDA)是另一种统计工具,用于特征选择和降维。在人脸识别中,LDA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投影方向,使得类间距离最大化,类内距离最小化,从而提高不同类别之间的区分度。LDA应用于PCA后的特征脸空间,可以进一步提升分类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结合了PCA、RBF神经网络和LDA的算法在分类错误率和学习效率上都有显著优势,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对于实际应用,如安全监控、身份验证等场景具有潜在价值。 这篇论文揭示了如何利用神经网络和主元分析的协同效应来优化人脸识别算法,特别是在处理高维和小样本数据时。同时,它还提供了RBF网络初始化的新思路和Fisher判别分析的应用策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