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市指数大波动后余震的放松动力学研究

0 下载量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1.69MB PDF 举报
"探究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SSEC)在大波动冲击后的余震放松动态" 在金融市场的研究中,余震现象是波动性事件发生后的一种常见行为,它反映了市场在经历剧烈变动后逐渐恢复稳定的过程。这篇由牟国华和周炜星合作的论文,"Relaxation dynamics of aftershocks after large volatility shocks in the SSEC index",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SSEC)在遭受大规模波动冲击后的余震放松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者们采用两种高频数据集,分别是基于1分钟数据构建的日波动率和基于更细粒度的分钟内数据构建的分钟波动率,以此来研究这一现象。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他们不是根据大的市场崩溃来定义主要金融冲击,而是基于高波动性事件来进行定义。这一方法能更准确地捕捉到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而不局限于价格的极端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日波动率还是分钟波动率,其余震的发生率在超过特定阈值后都遵循幂律衰减。幂律放松指数的增长表明,市场在经历大规模波动后,余震的频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一定的幂律速率下降。这种幂律行为揭示了金融市场内在的自相似性和复杂性,也暗示着市场在恢复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此外,论文可能还涉及了以下知识点: 1.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高频数据的处理,研究人员能够揭示市场在短时间尺度上的动态行为,这对于理解市场波动性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2. 幂律分布:在金融学中,幂律分布常用于描述市场异常事件的发生概率,如大波动、崩盘等。这种分布表明,尽管极端事件相对罕见,但它们的影响可能非常显著。 3. 余震模型:在地震学中,余震是主震后的后续震动。在金融领域,余震可以被理解为大波动之后的小规模波动,它们反映了市场情绪的调整和恢复过程。 4. 金融市场稳定性:通过研究余震动态,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关市场稳定性的洞见,帮助他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未来的市场波动。 5. 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本研究利用高频交易数据,展示了大数据在金融市场研究中的价值,它可以揭示传统低频数据无法捕捉的细微市场动态。 该论文对理解中国股市的动态响应机制,尤其是在大规模波动后市场的自我调整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证据和理论框架,对于金融风险管理和市场策略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