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类网络子网划分实例:2、6、14子网及部门配置
下载需积分: 0 | DOCX格式 | 21KB |
更新于2024-08-03
| 50 浏览量 | 举报
在第5章网络层的PPT中,讨论了如何将一个C类网络202.115.1.1-202.115.1.254划分为不同数量的子网。C类网络的标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这意味着前24位代表网络地址,后8位是主机地址。为了进行子网划分,需要借位来区分不同的子网。
(1)划分为2个子网时,根据公式(式1),需要借1位,这样每个子网可以有2^1 - 2 = 2台主机,但因为不能使用全0和全1的地址,实际上每个子网有2-2=0台可用主机,因此实际是202.115.1.0/27和202.115.1.128/27,对应的子网掩码分别是255.255.255.128和255.255.255.128。
(2)对于6个子网,根据公式,需要借3位,此时每个子网有2^3 - 2 = 6台主机。所以,划分为6个子网的情况如下:
- 子网号:202.115.1.0/26(255.255.255.224)、202.115.1.32/26、202.115.1.64/26、202.115.1.96/26、202.115.1.128/26和202.115.1.160/26。
- 对于14个子网,需要借4位,每个子网有2^4 - 2 = 14台主机,但实际可用主机数会减少,因为全0和全1的地址被保留,具体子网划分未在内容中列出,但读者可以按照同样的逻辑计算。
(3)公司内部部门的计算机分配问题:
- 如果每个部门最多30台计算机,考虑到全0和全1的地址不能分配,实际可分配的主机数是2^(8-2)-2=60台,因此,可以直接分配给三个部门,无需进一步划分子网。
- 如果有49台机器,由于49>30,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部门或使用更小的子网(例如14个子网中的某些子网)来分配,确保每个子网不超过30台机器。
在实践中,子网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管理效率,限制广播风暴,并且方便地址管理和路由。理解并掌握子网划分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网络管理员和IT专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将大的IP地址空间划分为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部分。
相关推荐

林书尼
- 粉丝: 28

最新资源
- Java实现的FTP客户端:上传下载功能详解
- PJBlog2圣诞节主题网页模板
- OpenGL新手友好的环境配置教程
- Android记事本日记本Demo程序解析
- Hibernate3.3深入学习笔记要点解析
- PHP编程学习:电子教案(PPT)资源分享
- TxtPartition:文本拆分与编码转换工具
- LBS^2模板发布:快乐起航的网站新视界
- WheelView滚轮:图片文字结合的创新滚动组件
- Multisim应用实例教程全集
- Heroku与Rails:探索技术乐趣(项目已废弃)
- Spring4.1.7与Mybatis3.4.0整合示例教程
- 21天掌握Java Web开发电子教案精要
- IIS6 For XP安装工具发布下载
- Aptana Studio:强大的JavaScript开发与Ruby on Rails支持
- Arduino控制NeoPixel LED灯条闪电效果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