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荔枝林VOCs季节变化及通量观测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510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珠三角地区荔枝林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特征,通过2008年7月和2009年2月至3月期间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实验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利用两种微气象学方法——近地面层通量廓线关系法和松弛涡旋累积法(REA)来计算荔枝林下垫面VOCs的冠层尺度通量。研究发现,荔枝林的主要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主要来源于异戊二烯,其排放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特性。在荔枝林生长季的白天,尤其是夏季,异戊二烯的典型通量高达0.932纳米摩尔每平方米每秒(nmol/(m²·s)),显示出活跃的生物代谢活动。而在非生长季节,植物的VOCs排放则明显减少。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对热带水果种植区VOCs排放的理解,这对于理解大气化学过程、空气质量预报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实际意义。通过对荔枝林VOCs排放的定量分析,有助于评估其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可能为制定更有效的农业管理策略,如选择更环保的种植技术和减少VOCs排放的时间窗口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通过《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强调了微气象学方法在获取VOCs通量方面的实用性,这对于大气科学家、生态学家和环境工程师来说是一份重要的参考文献。此外,文章还采用了中图分类号P404,进一步明确了其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定位,即关注VOCs的排放与大气环境的关系。 这篇文章为理解和控制珠三角地区荔枝林对周围环境VOCs贡献的研究设定了一个新的研究范例,为今后同类地区的VOCs排放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