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标准下的DCF与PCF解析:信道接入策略

需积分: 47 92 下载量 1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351KB PPT 举报
"本文介绍了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中的两种主要信道接入方法: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和点协调功能(PCF)。DCF基于CSMA/CA机制,通过随机退避和帧间间隔(如SIFS、DIFS)避免冲突,而PCF则采用更中心化的协调策略,确保高效且接近实时的数据传输。" 在802.11无线网络中,DCF和PCF是两种关键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用于管理多个设备如何公平地共享无线信道。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主要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机制。CSMA/CA不同于传统的CSMA/CD,后者依赖于冲突检测,而前者则侧重于冲突避免。DCF使用了物理载波侦听和虚拟载波侦听,即通过检测信号能量和Duration字段来判断信道状态。当信道空闲且超过DIFS(分布式协调功能间隔)时,设备可以尝试发送数据。如果发生冲突,DCF会采用指数退避策略,即每次冲突后退避时间翻倍,最大退避次数由CW(竞争窗口)决定。CW会在连续冲突后逐渐增大,但不会超过最大值CWmax。 此外,DCF还使用RTS/CTS握手来减少隐藏节点问题,通过发送请求发送(RTS)帧和清楚发送(CTS)帧来预留信道资源,确保数据帧的顺利发送。 点协调功能(PCF)则更加中心化,由一个点协调器(PC)来控制信道的访问。PCF工作在两种模式下:非竞争期(CP,Contention Period)和竞争期(CFP,Contention Free Period)。在CFP期间,PC会通过发送CF-Poll帧来轮询特定的站点,这些站点可以无冲突地发送数据。在每个CFP结束时,PC会发送CF-End或CF-End+ACK帧,通知所有站点恢复到DCF模式。所有收到CF-End帧的站点会复位其网络分配矢量(NAV),准备参与下一阶段的竞争。 信标帧通常在CFP和CF-End之间发送,利用SIFS(短帧间隔)来快速切换。若PC期望接收某个站点的ACK帧但未收到,它会在等待SIFS时间后转而等待PIFS(集中协调功能间隔)时间,然后继续轮询其他站点。 总结来说,802.11标准中的DCF和PCF提供了灵活的信道访问策略。DCF适用于大多数一般应用场景,通过随机退避和冲突避免保证网络效率,而PCF则更适合需要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的实时应用,通过集中式协调降低了冲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