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序列GM(1.1)模型在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89MB PDF 举报
"该文档是一篇关于基于区间序列的GM(1.1)模型用于地下水水位预测的技术论文,发表在《工程地质学报》上。作者通过对比分析界点建模、转换建模和参数建模三种区间方法,探讨了GM(1.1)模型在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准确性与信息量。文章指出,区间序列的GM(1.1)模型存在一定的延迟效应和紊乱效应,且在实际水位波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预测精度较高。其中,参数建模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他两种建模方法。此模型对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全面的预测信息。"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利用GM(1.1)模型对地下水水位进行区间序列预测,这是一种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GM(1.1)模型,全称为灰色微分方程模型第一阶一次累加生成序列,是一种处理非完整信息或部分信息数据的有效工具,尤其适用于小样本数据的预测问题。在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由于数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区间序列的GM(1.1)模型能够提供一个包含可能变化范围的预测结果,增加了预测的稳健性。 论文中提到了三种区间建模方法:界点建模、转换建模和参数建模。界点建模是通过对数据区间的上下界进行建模,转换建模则是将区间数据转化为点数据后再进行建模,而参数建模则是在考虑区间数据特性的基础上直接对模型参数进行区间处理。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参数建模在预测精度上更优,其相对误差较小,对于地下水水位预测更为精确。 此外,论文还揭示了GM(1.1)模型的延迟效应和紊乱效应,意味着模型在预测过程中可能会滞后于实际水位变化,并可能导致短期预测的不稳定性。这种现象在地下水水位波动幅度较小时尤为明显,此时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模型的这些特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窗口和预测周期,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最后,区间序列的GM(1.1)模型相比于传统的点预测,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可能的变化范围,这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决策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识别潜在的水资源风险,还能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该模型在地下水管理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