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齿轮疲劳强度分析:齿宽影响与有限元研究

0 下载量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1.4MB PDF 举报
"该文探讨了斜齿轮齿宽对其疲劳强度的影响,作者赵云通过有限元分析揭示了一家高线厂斜齿轮出现裂纹的原因,着重研究了螺旋角和齿数如何影响有效齿宽,强调了齿宽在斜齿轮疲劳强度中的作用。文章指出,尽管传统齿轮强度校核理论认为该齿轮副满足强度要求,但实际中,由于齿宽方向的应力分布不均,导致齿轮首先进入啮合的一端出现疲劳裂纹。通过分析不同啮合点的弯曲应力云图,发现应力最大值始终集中在齿轮的一端,有效齿宽约为85mm,这为优化齿轮设计提供了依据。" 斜齿轮因其紧凑的结构、高的重合度和良好的啮合性能,在高速、大功率传动系统中广泛应用。然而,如某高线厂1#轧机减速箱中的高速级斜齿轮,尽管在理论上满足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要求,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齿宽方向的应力分布不均,导致齿轮首先进入啮合的一端出现疲劳裂纹。这是由于斜齿轮的螺旋角和齿数会改变其有效齿宽,从而影响齿轮的疲劳强度。 赵云通过有限元方法对齿轮进行静态分析,选取不同轴向位置的啮合点进行计算,得到了齿根弯曲应力的云图。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啮合点沿轴向移动,最大弯曲应力始终位于齿轮首先进入啮合的一端,这一区域的长度不超过50mm。此外,超过50MPa应力值的区域,即有效齿宽bY,被定义为85mm。这些数据揭示了齿宽在决定齿轮疲劳寿命中的关键角色。 有效齿宽bY是指参与实际工作的齿宽部分,它不同于齿轮的总齿宽b。在齿轮设计时,理解有效齿宽与疲劳强度的关系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齿轮的承载能力和寿命。减小有效齿宽的不均匀分布,或调整螺旋角和齿数以优化应力分布,可以提高齿轮的抗疲劳性能,降低早期损坏的风险。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传统的齿轮强度校核理论可能不足以完全反映实际工况下的问题,因此需要结合有限元分析等现代计算技术来更精确地评估齿轮的强度和寿命。这为未来斜齿轮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即不仅要考虑模数、螺旋角等基本参数,还要深入理解齿宽对疲劳强度的影响,以实现更优化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