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活动图建模步骤与面向对象分析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1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2.41MB PPT 举报
"创建活动图模型的步骤及面向对象需求分析" 在软件工程中,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来描述和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本资源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创建活动图模型以及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创建活动图模型通常涉及以下六个步骤: 1. **标识需要活动图的用例**:首先,确定哪些用例(用户交互或系统行为)需要通过活动图来建模,这有助于聚焦在关键流程上,确保模型的针对性。 2. **建模每一个用例的主路径**:描绘出每个用例的主要流程,这是活动图的核心部分,展示了系统的主要工作流。 3. **建模每一个用例的从路径**:除了主路径外,还需考虑异常情况或分支路径,以全面反映系统可能的行为。 4. **添加泳道来表示活动的事物分区**:泳道用于区分不同角色或组件的职责,使得活动图更清晰地展示各参与者之间的交互。 5. **改进高层活动**:在模型初步完成后,应细化高级活动,将大步骤分解为更小的子活动,以提高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6. **进一步对细节进行完善**:最后,完善活动图的细节,如加入决策节点、同步条等,确保模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面向对象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 **对象**:是系统中的基本实体,代表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或者概念,拥有属性(数据)和操作(行为)。 - **类**:是对象的模板或蓝图,定义了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对象集合。 - **消息**:是对象间通信的方式,一个对象通过发送消息来请求另一个对象执行特定的操作。 - **继承**:允许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行为,实现代码的重用和扩展,形成类的层次结构。 - **复用**:通过继承和接口,实现代码的重复使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 - **封装**:信息隐藏,对象的内部状态对外部世界是不可见的,只能通过指定的接口(方法)进行访问和修改。 面向对象的特点: - **抽象性**:通过数据抽象和行为抽象,将复杂系统简化为易于理解的对象模型。 - **封装性**:保护对象的内部状态,只允许通过预定义的方法与对象交互。 - **共享性**:通过类的继承和对象的实例化,实现数据结构和行为的共享。 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强调从问题空间到解空间的映射,减少了语义断层,使得需求建模更为直观和自然。通过这些概念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述软件系统的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和实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