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直读光谱分析:原理与应用

需积分: 43 32 下载量 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2 收藏 1.9MB PDF 举报
"这篇资料主要介绍了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光电直读光谱分析的应用。光谱分析涉及光学光谱,包括线光谱、带状光谱和连续光谱,其中线光谱分为发射光谱(明线)和吸收光谱(暗线)。文章提到了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并指出光电光谱仪分为非真空型和真空型,后者可以扩展到远真空紫外区进行更广泛的元素分析。直读光谱仪的历史和发展也有所概述,从牛顿的色散实验到罗兰发明的凹面光栅,再到波耳的理论,这些都推动了光谱分析技术的进步。" 正文: 光谱分析是一种利用物质在光或其他能量激发下产生的光谱特性来确定其成分的技术。光谱分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牛顿的色散实验揭示了光的分光性质。19世纪,科学家们开始注意到太阳光谱中的黑线,这些黑线后来被证实是元素特有的谱线,标志着光谱分析的开端。 光谱分为几种类型:线光谱,主要由气体原子或离子在激发后释放,呈现出分立的线状特征,分为发射光谱(如明线)和吸收光谱(如暗线);带状光谱,通常由分子发出,呈现带状分布;连续光谱,则来自白热固体或高能状态的原子分子,包含无数线光谱或带光谱的集合。 光电直读光谱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尤其在金属和合金检测中。它主要依赖于元素的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工作波长范围涵盖了近紫外区和可见光区。非真空型光电光谱仪适用于这个波段,而真空型则能扩展到远真空紫外区,使得对氮、碳、磷、硫等元素的分析更为灵敏。 光谱分析的发展历程中,罗兰发明的凹面光栅是重要的里程碑,它提升了光谱仪的性能并简化了结构。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波耳的理论对光谱的解释加深了理解,推动了光谱分析从定性走向定量。20世纪20年代以后,光谱分析逐渐成为工业分析的标准方法,激发光源从火焰演变为控制的电弧和电火花,提高了分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直读光谱仪的出现使得分析过程更加快速和直接,它们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的光谱仪结合了先进的光学、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提供了更高精度和更快的分析速度,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工具。